《人民日报》3月31日报道了北京高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率持平的新闻,这肯定让一些坐在书斋里搞大学生就业状况预测的专家们大跌眼镜,也会让某些媒体炒作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肥皂泡迅速破灭。
但笔者以为这个报道透露出来的最重要信息,是社会的进步和男女差别意识在公众观念中的弱化,也足以增强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与男生公平竞争的信心,同时向下一届学妹们传递正确、真实的就业行情。
该报道说,据北京高校毕业生指导中心的统计,北京高校女生近3年就业率与男生基本持平,只是在就业层次上有所差异。据此就可以证明,简单、笼统地说高校女毕业生就业难是一种相当武断和不负责任的判断。
笔者所在学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也基本上验证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并且笔者所在学校的女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找的工作比男大学生理想得多。这大概是由于是师范专业的特性所决定的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一样可以在人才招聘会上进行公平竞争,并且毫不逊色。
随着高校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脚步的临近,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各种各样的媒体报道了多少女大学生求职的所谓“偏激”行为,比如“女扮男装”求职、“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袒胸露背拍下写真集求职”,还有“不结婚恋爱、能喝酒出差”等求职哀语,以及女大学生整容求职、瘦身求职等等,不一而足,再加上各路专家纷纷现身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和观念原因,真让人替女大学生着急。可事实呢?连续3年北京高校男女大学生就业率基本持平。
我想,有些媒体在报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时,并非意在真正认识女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情况,而是抓住某些花边新闻不放,并且炉火纯青地运用了这样一个传播学理论:报刊是用不同的材料,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即把新闻和广告卖给读者的同时,也把读者卖给了广告商。因此,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就大做特做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此风当休矣!
女大学生,同样是大学生,同样可以成为人才市场竞争中的获胜者,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和信息传递的透明化,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相反!这就是这则新闻传递出的重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