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建的高层公寓楼“你敢砸我的饭碗,我就砸你的锅!”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初,陕西师大后勤集团总经理王武海曾遭遇后勤职工这样的“奉劝”。
王武海碰到的情况在当时也许不能算新闻。当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一古脑与后勤职工“零距离”时,后勤职工一时间心里没了底。
其实,没底的不光是他们。
“过去学校拨钱后勤都办不好,现在‘断奶'了,能行吗?”教师们表示怀疑。
“后勤社会化了,住宿费和饭菜价格会不会猛涨?”在校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改制后的后勤影响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怎么办?”一些高校领导感到忧虑。
时间在流逝,改革在推进,疑虑在减少。
如今,走进陕西高校,随便问问师生员工,他们都能掰着指头给你数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一连串好处。
高教发展步伐加快
高校扩招以来,陕西高校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16.3万人增加到34.2万人,教育规模三年翻了一番,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严重滞后,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得不租住社会用房。西工大国有资产处处长吴介军将学校后勤设施不足的情况概括为“规模总量不够、公寓质量不高、维护与运行成本太大”。出路在哪里?
在改革,在于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在于跳出学校这个小而全的圈子,按照市场规则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学生公寓、学生食堂。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魔力。依靠市场,西北工业大学没有投入一分钱,便有效缓解了学生宿舍紧张的状况;依靠市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划新建了大学生新村;依靠市场,陕西今年开工大学生公寓11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学生食堂20.2万平方米……
陕西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欣喜地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效地解决了陕西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使陕西高等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步伐加快了5年以上。
校长不再琐事缠身
作为陕西师大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周德明每年入冬时都要去看看锅炉房的供暖准备情况。
“不去不行啊,不能按时供暖,师生员工就要戳我的脊梁骨”,周德明说。
今年,周德明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查看锅炉房。“学校与后勤集团签了协议,后勤集团早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周德明轻松地说。
周副校长的轻松源自后勤机制的转变。
按照企业机制运行的后勤集团只有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站稳校内这块市场,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后勤集团的责任心强了,主管校长自然省心不少。
省心的当然不仅是主管校长。过去,学生对食堂有意见,就会直接去找书记、校长;现在,后勤集团主动做好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书记、校长碰到这种事情的可能性自然大为减少。
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陕西师大科研处副处长李西建对后勤集团服务意识的增强颇有感触。
今年7月,教育部直属师大科研工作研讨会在该校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期间代表外出参观,约定18时回宾馆就餐,不料路上汽车抛锚,23时才回到住地。令这些晚归的代表没有料到的是,学术交流中心的领导和服务员还在一个不少地等侯他们回来。一位与会代表感动地说:“没想到,实在没想到,陕西高校后勤系统的服务意识这样强。”
体制一变,服务态度也就跟着变。西安邮电学院一位教师说,在他们学校,不管谁家的水电气暖出了问题,只要拨通全天候应答的维修中心报修电话,24小时以内保证上门服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车队的陈师傅说:“我们如果不搞好服务,就会失去市场、失去生存空间,就会被淘汰。”
后勤面貌焕然一新
走入西安交大康桥苑,你多半不会相信这是大学校园中的学生餐厅。大屏幕、电梯、舒缓的音乐、整洁优美的用餐环境,这些在宾馆饭店才能看到的设施如今已进入莘莘学子的日常生活。
环境好了,价钱会不会高?看看张贴出来的菜价单,还好,与往日没有什么差别。
于是,记者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嫉妒今天的大学生:这样的条件我怎么就没赶上?
只要到陕西的大学校园转一转,保不准你也有这样的想法。
前些日子,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在陕西师范大学看到学生餐厅里品种多样、物美价廉的饭菜时,赞不绝口。一名中文系二年级学生告诉省委书记:这里的饭菜品种多、味道好、价钱便宜,厨师和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同学们都很满意。李建国感到十分欣慰,对随行人员说:“看来,省委机关食堂要好好学习陕西师大的管理经验。”
上个月,陕西省长程安东曾亲自为高校标准化公寓授牌。记者随行参观了几所学校的学生公寓:瓷砖铺就的地面十分洁净,4人一间、上下两层(上层为床铺、下层为书桌)的宿舍显得宽敞舒适且适于学习,宽带网的网线已接入学生宿舍。人们感慨:现在的学生好幸福!
《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6日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