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清华被世人误解的话题,我首选就是,清华,是人文的清华,而不是工程师的摇篮。
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无从考证真正的出处,但第一个大张旗鼓地说国学的,正是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中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
不仅仅是他们,吴宓、冯友兰、梁实秋、金岳霖、王力、吴晗、周培源。。。。。。。。
在1952年前的清华,那是一个国学大师云集的清华。北大,也只能望其项背。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推出的大师级人物,多毕业于清华,或从教于清华,后被合并调整至北大。我几乎无法想象没有院校调整,今天的北大会有什么?
一些人记得人文的清华的似乎只有朱自清与《荷塘月色》了,其实我们不知道,或者说被误导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季羡林先生过世时,许多人大呼,最后一个大师去了,请别忘记,季先生清华毕业。而在众多的大师面前,季先生只是一个清华的小辈。还有很多的不足以称大师,但我们今天都称大师的人。
80年代,无数人手捧《许国璋英语》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许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系。2004年,英语教育界大师李赙宁先生过世,这位北大英语系第一任系主任同样出自清华大学英语系,如果不是院校调整,他仍执教于清华园。
一部《围城》让世人刮目的钱钟书,一部《雷雨》震惊中国戏剧界的曹禺,《七子之歌》的闻一多------
大师们还远不止这些,比如经济学家陈岱孙,1952年院校调整进入北大,比如,叶企孙,太多的比如。
大师已去,让我们拨开这光环,这迷雾,探究这大师云集的清华:为什么?同时,也去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清华的人文精神还能被恢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