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49
1905年9月2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等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风雨飘摇中欲图振拔的清政府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此诏书宣告了有着一千三百余年历史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结束。
科举废除之前,洋务求新人士已经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像北京清华大学、京师大学堂和上海马相伯创建的“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公学等现代高校。但收效甚微,大抵其时士人多以为新学堂是旁门歪道,要是放弃科举,读了这样的学堂,出路都是个问题。科举既废,为大众观念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为行文方便,以下一律简称“高考”)施行各大学自主招生的政策,各自为政,各家独立自主命题,虽然老学究们有时还会开开倒车。
比如,北平一所医学院招生,国文考试题目是《卞壶不苟好时论》,题目出自《晋书》。可是,立志做医生的学生又有几个读过《晋书》呢?只好全体交了白卷。
不过大势所趋,新式考试的地位已无可动摇。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和蒋梦麟年轻时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蔡元培还是翰林,但他们都主张“兼通新旧,融合中西”。在蔡元培掌校(1915年)之前,用冯友兰的话说,“北京大学基本上是封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学校”,但考试制度似乎已非常新潮。
当时北大的高考分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类将来进本科的文、法、商三科,别的不考,但中文和英文总是逃不掉的;第二类将来进本科的理工科,则要考数学。
和现在一样,当时的高校也有名额的限制。
1915年,梁实秋考清华时,直隶省的分配名额为五名,报名的差不多有三十几个人,初试先涮下二十几个,留十名,复试再淘汰一半,遴选出五名。梁实秋虽然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却顺利地进入第二轮。直隶省省长朱家宝在自己的府邸内考起梁实秋等十名考生来。作一篇作文,题目是《孝弟为人之本》,和八股文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看来,当时清华的改革较之北大,还有不小的差距。
当时,自主招生的大学在招收学生上还是相对宽松和灵活。1929年,钱钟书和他弟弟钱钟韩一起参加清华的高考。钱钟书数学考了15分,要不是校长罗家伦赏识钱钟书的国学和英文,竟要被拒之门外了。
钱钟书的例子也不是当时惟一的个案,1922年,还有个叫卢冀野的学生考东南大学,数学更差劲,考了个鸭蛋,但因国文满分,而被东南大学破格入取,轰动一时。
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不断的时局使得中国的大学教育大受影响,但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大多高等学府基本上依然保持了由蔡元培、梅贻琦等人呵护培育出的现代大学精神,在招生考试制度上,也大致沿袭了各高校单独自主招生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