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老师,你别跑。”一名用书遮住脸的女老师从补课居民楼内的厕所中冲出,躲开检查人员的“重围”,迅速消失在楼道中。这是记者1月29日亲眼目睹的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查处寒假补课“黑班”的一个镜头。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仅批准30家培训机构为合法的补课点,但受利益驱动及家长需要,沈阳市这几年大大小小的补课“黑班”层出不穷。一些补课点甚至办到居民楼里和仓库内,不仅扰民,还存在安全隐患,群众意见较大。于是,沈河区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办公室在1月29日展开一次扫除“黑班”行动。
上午9时,沈河区社会力量办主任徐鹏怀揣省里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带领记者来到扫除“黑班”的第一站。这个补课点位于沈河区平顺社区千德小区15-3号楼。如果不是在五单元四楼窗户旁悬挂着一个横幅,上面写有“育博培训学校”,人们很难看出这里竟有补课班。
徐鹏等人冲到楼内。老师的讲课声与学生读英语单词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还没到四楼就传了过来。当徐鹏第一个敲开这个补课班的房门时,一名20多岁、模样像学校老师的讲课者“嗖”地钻进了厕所内。面对检查人员与电视镜头,办学者张颖脸色发青,她拽着徐鹏的手辩解:“徐老师,你这是干什么,我办班也是被逼所迫呀!”
“你有办班许可证吗?你这里的条件具备吗?你知不知道在居室内办班会影响邻居?”徐鹏连珠炮似的提出一串问题。张颖无奈地低下了头。
从去年下半年非法办班以来,下岗女工出身的张颖不听劝阻继续租房招生上课,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徐鹏这一次大声地斥责张颖赶紧停办“黑班”,否则就把所有的桌椅都拉走。
在一片嘈杂拥挤中,那位年轻的讲课老师趁机溜走。此时记者才发现,在这套不足7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居室内,竟容纳了68名学生。一问才知,学生来自周围令闻一校、正阳二校等多所学校。三间“教室”正分别上着英语课、地理课、语文课。一个小姑娘一边收拾书包,一边愤愤地自言自语:“真没想到,这个班这么‘黑’呀!”
客厅的墙上,贴着一张“寒假上课时间表”,竟然排得满满的:下午2时至3时,初一英语;晚上7时至8时,初三化学。沈河区教育局的同志说,看来这里是“全天候服务”,为获最大收益可谓用尽苦心。
随后在捡到的一本空白收据上,记者看到填写的时间为1月29日。空白收据的内容是补课生交纳的学费。一名姓张的初一女同学交的学费是这样:260元+81元,欠40元。熟悉内情的人解释说,260元是补课费,81元是午餐费,40元钱暂时交不上。上“黑班”的费用不低。
中午11点多,记者又随检查人员来到南乐郊路边的一个三层仓库内。在这个黑咕隆咚的仓库内,一楼停放着一辆破面包车,下面洒满汽油,刺鼻难闻;借着偶尔透进来的一缕阳光,大家好不容易爬到三楼,拨开一间黑屋门把手旁的蜘蛛网,灯火通明的“教室”展现在眼前,20多个十四五岁孩子阳光般的脸认真地面向讲课的女英语老师。
当明白了陌生者的来意后,讲课老师立刻用书捂住脸。孩子们也纷纷效仿。这位老师说,自己不是办班者,是应学生家长的愿望来“打工”的。很快一个中年人从隔壁钻了出来,他向徐鹏许诺:今后肯定不办了。
“扫黑”归来,徐鹏告诉记者:现在“黑班”屡禁不止,除了社会需求这个主要原因外,另一点就是教育执法人员只能查,不能罚。此外现在社会上有些单位,为了一己私利,根本就不管你是“黑班”还是“白班”,只要给钱,就把场地租给你。
教育专家呼吁:要想根除补课“黑班”,一方面需要在考试制度上进行彻底改革,改变高考这个“独木桥”越来越挤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在地方法规上对“黑班”现象给说法,这样在教育、公安、物价、税务等部门联合执法介入下,才能消灭“黑班”,还孩子一个纯净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