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特网上键入“校园暴力”,立即获得15800个搜索结果。如果调阅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个别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另外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同时学生中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也不能不令人担心。
对话人:孙晓云/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杨晓光 谭璐/本报记者
■警惕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记者:为抢两元钱,竟然残忍地将一个鲜活的生命杀死,行凶者并非暴徒,而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一群少年。无独有偶,一个美国孩子,微笑着举起手枪,向他的同学开枪,数条生命的鲜血染红了校园……青少年犯罪的动机相对成年人而言比较蹊跷,他们纯粹的牟利或图财的动机并不明显,他们的动机在成年人看来常常是不可思议。
一个半大孩子,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时候只需要一念之差,一步就跨出去。 可以说他们既是“弱势人群”,又很容易变成社会的“高危人群”。
孙云晓:孩子杀人纵火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极端,很特殊,很典型,但是这个事情我觉得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它存在着普遍性,就是关于孩子的攻击行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值得研究和防范的问题。
比如说美国频频发生校园枪击事件,这是非常典型的攻击性事件。美国、德国的校园时常发生攻击性事件,在日本也不断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大概每年有15万起。那么这些现象的发生,其实都可以看到它有相似之处,都是因为个人受到某些挫折时,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而引起攻击性的行为。有的属于定向的,你欺负我,我就得欺负你,有的属于发泄,我就是不高兴。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按心理学的解释就是:一个人,当他受到挫折的时候,引起情绪上的愤怒,而产生了对一定对象的报复、攻击的行为。其实1996年、1997年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时,我们当时已经发现了80%以上的城市的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他们不太善于处理自己和伙伴的关系,很容易伤害人。
记者:比例有这么高?
孙云晓:所谓80%讲的不是犯罪行为,而是不同程度的攻击性。程度较轻的比如说话刻薄,挖苦别人,因为一点小事就不依不饶的,容易伤害别人,不大顾及别人。这样的话,他就在伙伴的关系上常常发生一些矛盾,容易采取一种攻击性的言行,行为过激。
当时我们的研究认为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具有五大优点、四大缺陷,显然攻击性较多是独生子女人格缺陷之一。但是在这个地方我要说明一下,实际上这也不能解释说独生子女就有攻击性。我们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在国际上都有共识的,就是我们不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因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不是说独生子女就一定没有爱心,就一定有攻击性,不是这样的。现实中很多独生子女很有爱心,也没有攻击性。
至于孩子产生攻击性的原因那次调查没有完成,因为孩子攻击性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我们那次没有做出学术上的解释。
记者:攻击性行为强到了犯罪行为的地步,是不是比例很小?
孙云晓:那当然。当时我们做调查的本意没有想得出攻击性的结论,结果做相关分析的时候发现,很多事是与攻击性有关系的,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没能做进一步解释。儿童的攻击性中有很多因素, 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群体因素、遗传因素,比较复杂。
这一代孩子小的时候就强调自我为中心,从小就不大会关心别人。我感受特别深的就是,全中国的父母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是父母跟孩子都会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也不用你管。父母对孩子的为人处事想得不是特别多,让孩子从小觉得不需要关心别人,自己千万不能受委屈,这是多数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久而久之,他也就不了解别人怎么想,而是特别在乎自己是否舒适,是否痛快,意识不到别人的存在,我想这是特别大的一个普遍问题。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记者: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发现,很多问题少年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孙云晓:从小就缺少爱,或者不幸经历多的孩子,我个人觉得有可能对他的攻击性造成一定的强化, 他不相信爱,他相信弱肉强食,他相信横,可能他也受过别人的欺负,因此也欺负别人,不相信爱,相信暴力,变得不宽容,如果在一种宽容的、幸福的环境里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他对别人也会宽容一些。
记者:家庭破碎的孩子的教育怎样完成?
孙云晓:我们从来不会反对父母离婚,从主流判断来说,这体现了人们追求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婚姻,属于社会文明、进步。但是不能因为婚姻的变化而改变对孩子的责任,法律是不允许的,实际上相当多的父母离异的孩子成长得很好,只是他们没有被媒体和大众关注,我甚至不认为父母离异的孩子是问题孩子。其实父母的婚姻对孩子的伤害不在于离异的本身,而在于父母争吵的过程,恶劣的关系,打架、冷淡,这样的婚姻对孩子伤害更大。很多的孩子恰恰因为父母离异后反而得到了更好的教育。
这个话题还涉及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当父母不具备教育孩子能力的时候,孩子没有地方可去。我到欧洲去时就看到,当认为父母或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没有教育能力时,政府会把这个孩子领走,然后交给一个有教育能力的社会工作者去管理,去教育。在中国,这一直是一个还没有破的题,我觉得中国迟早要启动这一步。这是文明的国家特别需要的。
我最近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儿童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这是一个国家级课题。按照心理学家的观点,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曾经发表文章:《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一个人稳定的行为,我们强调的习惯是做人、做事、学习三个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益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受益于好习惯;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好像是一辈子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3-12岁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是好习惯最容易养成的关键性时期。但是,我们哪个学校、哪个家庭特别重视习惯?似乎忘记了这个问题。就因为做父母、老师的我们这一代成年人,都从一个把文明踩在脚下的时代走来,身上都带有或多或少的野蛮之气,流氓之气,我们没有很好地清算我们自己,也就忽视了培养孩子习惯的问题。
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很重要的是父母、老师要做出好的表率。其实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孩子懂道理不是听会的,是看会的,他看大人怎么做,由模仿而会的。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
孙云晓:我自己一直想写一篇文章,写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当然现在学校特别害怕讨论“惩罚”。
记者:惩罚是什么样的?
孙云晓:所谓惩罚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有很多种方式。我觉得这个在中国是非常脆弱的,没有人敢于使用的,孩子从小在一片赞扬中成长,固然对鼓励信心有好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惩罚,他也会经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担责任。
我的观点,一个是惩罚决不是体罚;还有一个,越是要惩罚一个人越要尊重一个人,惩罚是一种尊重。你是一个人,你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其实当一个人做了错事的时候,他内心里有一种惩罚自己的需要。像刘海洋,我认为对他一个很好的惩罚,他就应该到动物园去工作,管理熊,照料这个熊一定时间。
今年1月8日美国总统签署教育法案,不让一个孩子落后,要用统考的方式,有人说真有意思,中国搞素质教育了,美国搞应试教育了。西方的教育以美国为代表,是体验式学习,这种学习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不利于知识的形成,不大会考试。东方式的教育是一种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有利于知识的形成,不利于能力的形成,美国人现在意识到这点以后,接受东方一些好的东西,东方也应接受西方一些好的东西,互相取长补短,比较好。
我认为在中小学,就应该有死亡教育,要让孩子知道死亡是什么?比如可以到太平间里触摸一下尸体:这叫死亡,当人不能再呼吸了,他的生命就停止了。让孩子意识到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又是如此脆弱的,要珍惜一切生命。让孩子们形成体验式教育,要从“知情意行”做起。知,有认知水平吗?要知道道理,知道怎么回事,然后产生情感,我觉得真正能抑制一个人犯罪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 要有情感,要有爱,要有意志控制自己绝不做坏事,这么做事成了习惯,我根本不用想,到时候我不做,习惯就是一种稳定行为,自动化的行为。比如说,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他是科学精神,但没有人文精神,他对生命漠视。
■你觉得孩子问题成堆,我们的任务就是教育他,改造他,那么就是越改造越糟糕
记者:有很多人都认为到底要不要孩子得好好想一想,不敢轻易地要孩子,恐怕完成不好教育的重任。
孙云晓:其实我觉得父母们也不需要恐惧,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好父母,大多数人很容易走入误区,好像教育孩子就要知识渊博,琴棋书画都要会,要有特长,还要有钱才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会有很多这样的想法。如果总是孩子学琴,我也得学琴,孩子学数学,我也得学数学,那还不把你累死,父母的教育不要用加法要用减法。我的孩子做数理化作业,我一个都看不懂,我根本就不用看,我就关心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就够了,我孩子考多少分,我都可以不看,我从来不会问。
今天的父母特别需要学习,把孩子当做一本很厚的书来读,今天的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很多,所以不能说一出现孩子的问题,就说中国的下一代都完了,都是不可救药的,其实这一代的孩子是很优秀的,他们的现代意识、平等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可能都高于成年人,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热情、敏锐都高于成年人。 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与孩子一起学习,相互成长,否则的话你会觉得孩子问题成堆,我们的任务就是教育他、改造他,那么就是越改造越糟糕。
孙云晓简介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兼《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孙云晓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至今。1993年7月,他采写的报告文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一场各界参与的大讨论,并被称为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中国城市独生子女教育模式、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向孩子学习、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处理与防范等多项课题研究。目前,他正在主持国家级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相关链接
一、调查结果
据有关部门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的中学生有心理疾患,5%的中学生面临校园暴力威胁。
二、标题新闻
恐怖气氛弥漫校园 在美国当教师时常面临生命危险
美电视剧出现新潮流:“直播”校园暴力引起关注
美国校园暴力猖獗 4年来已有数十人死于非命
美中学校园枪击案 两死十三人伤
日本再发校园伤人案
校园暴力:法国人的心头之患
校园暴力事件不断,美国老师提心吊胆
校园枪击案:美国永远的痛
三、不良压力备忘录
今年6月,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个不良压力: 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过分关注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被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社会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暴力事件预期发生压力;被强体力者欺负的压力;来自于学生之间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不良教师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意外性骚扰压力。
该备忘录还指出,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学校、学生中,这20个压力具有太典型的普遍性。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负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承负得更多,甚至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