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0年4月10日的北京宏志中学是全国第一所、也是目前规模最大,专门招收家境贫困、品学兼优学生的公益性中学。
该校现有贫困生810名,往后按计划逐年扩招。宏志生享受“四免一补”待遇,即免交学杂费、书本费、校服费和住宿费,每月另补助120元伙食费。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捐助为辅。
学校建成两年余,成绩斐然,社会效益极佳,甚至不少富人家庭都想方设法欲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宏志中学就读。
一谈起“宏志生现象”,几乎无人不认可其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社会捐助却相当羞涩,这一强烈反差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为此真诚呼吁:全社会都来关爱这些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孩子,共同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1、校园中的浓浓师生情
新年前夕,隆隆的冬日却又雾锁京城,在北京延庆县北部山路上,一辆白色的“金杯车”,载着北京宏志中学政教处和高一年级的7位教师及第一批捐助偏远贫困宏志生的御寒冬装、棉被、钱物,奔赴全校最贫困的一位宏志生贾淑田家中慰问。
车中年纪最大的是高一年级主任方羽老师,前一阶段他腰部骨折,尚未完全恢复还绑着护腰上班,但这次他是第一个捐出了女儿漂亮新颖的粉色羽绒服和一份捐款,并不顾伤疾坚决要求随车亲自前往。政教处李主任不顾身体不适亲自带队。
当老师们把捐助的御寒衣被及900元捐款送到贾淑田及家人手中时,在场的山村乡亲们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把远道而来的老师们看成是“政府派来的亲人”。
这是位于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中街的宏志中学正在开展的为宏志生送温暖活动的前奏。事出有因,进入冬季高一(1)班的贾淑田同学周日下午返校后,时常要赶着补做家庭作业。细心的班主任孙燕霞老师从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这一情况,就与方羽主任一起找贾淑田谈心。贾淑田同学家住延庆县北部偏远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残疾人,小学三年级时父亲不幸去世,妈妈神经失常,瘫痪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这个悲惨的家历经了8年苦难的岁月。现在淑田上了宏志中学,妹妹淑焕正在乡中学上初三,进入冬季,这个破碎的家中没人拾柴,没钱买煤,冰锅冷灶。淑田每两周回家一次,尽管竭力料理,但也难抵挡严冬大山里的寒冷,难圆破碎的家,更不用说完成家庭作业了,她常是含着眼泪离开家的。每次返校,高一年级的老师看到贾淑田冻红的双手,含泪的双眼时心都震撼了!方羽老师讲:“我们当宏志中学的老师,不光要为宏志生精心传授知识,更要悉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热情关怀他们的成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高一年级全体教师首先发起了为偏远贫困宏志生捐助御寒冬衣的活动,短短两天便捐衣物30多件。
丁尔庆校长得知消息,夜不能寝。第二天一早就发出通知,号召全体党员带头,各年级、处室齐行动,全体教职工为家住偏远贫困地区的宏志生捐助御寒冬衣和钱物,排忧解难。
目前,宏志中学全体教职工已捐献御冬衣物296多件,捐款4765元,有近百名宏志生受到捐助。严冬里校园中的春风暖人心!
2、丁尔庆用理念办教育
提到宏志中学,大家肯定会想到其领头人——现任校长丁尔庆。丁尔庆1980年进入142中,1991年上任为校长。上任之后,积极推行各种教学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4个“三年发展期的具体规划”,即“求生存、求发展、出特色、出成果”。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丁尔庆与领导班子相继明确提出了“校园环境花园化、办学条件现代化、育人环境优质化”的办学目标。从1992年至今,学校共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校建,其中2/3以上靠引资和自筹资金。在硬件设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之后,学校更看中的便是其“教书育人”这一教育的内涵。
据丁尔庆校长介绍,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分解、分层和细化,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宏志中学十分注重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潜质,提高其自育能力,支持他们的创新。
其次,学校重视以德治校。德育教育是宏志中学的教育重点,其在德育工作上的细致扎实,体现了该校以德治校的根本。以丁尔庆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德育管理工作的4个原则:即科学性、渗透性、统一性、主体性,并建立健全德育领导体制,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局面,使德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并使之有效地开展。
宏志中学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方式,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也使学校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获得双丰收。正是有了扎实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实施中,丁尔庆校长正带领着宏志中学沿着“冲出东城、争创全市一流、并向全国叫得响的名校前进”。
3、宏志生登上数学高峰
2002年初秋时节,富丽堂皇的北京石景山京燕饭店的大会议厅里群贤聚集,“全国TI图形计算器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研讨会”正在热烈进行。这时,两位身着红白相间校服的少年翩然走上讲台。他们首先感谢这样大型的全国科技会议给了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接着启动TI图形计算器,通过会场上的电脑屏幕,向全场百余名专家、学者、成绩卓著的各地教师,宣讲了倾注自己学习心血撰写而成的平生第一篇论文《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技术解决数论问题》。宣讲中两位少年演示了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和用计算器解决了一道全国高中数学竞赛难题。当宣讲即将结束时,两位少年分别用英语邀请台前的两位外国专家上台选择一组数字,来测试验证结果。当少年得知,邀请上台的竟是大名鼎鼎的TI技术美国总部代表和德克萨斯州大学教授时,并没有慌乱,而是更从容更礼貌了。两位美国学者欣喜地配合完成验证,都伸出大拇指连连用英语夸赞这两位中国少年。这两位颇具“学者”风度的少年是谁?人们可能不会想到,他俩就是北京宏志中学初三(2)班的学生米硕、刘超。
当米硕、刘超返回校园时,又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TI技术美国总部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邀请这两位同学到美国德克萨斯州,向美国的专家、学者、中学的师生们展示中国宏志生的学习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