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四角、翻油饼、捉迷藏、踢脚板,这些曾经让人们乐此不疲的童年游戏,今天纷纷走进了一本名为《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册中。
这本由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教委发动全系统老师、学生和一些家长共同参与编写的体育教材,今年3月,开始在全县400多所中小学推广。
鲁沙尔镇是宗教圣地塔尔寺的所在地,居民以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为主,每年正月十五,这里是全地区的社火集散地,秧歌更是有名。镇教委教材编写者,无意间将当地“花儿”《四季歌》等曲谱引入体育游戏“秧歌操”中,竟解决了学生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放松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规范的难题,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种轻松欢快、艺术性强的运动。
跳远是基本的体育课内容。鲁沙尔镇四小的体育老师山发兰上这堂课时,让孩子们扮演小猫,自己演大猫,玩起了“小猫钓鱼”的游戏。当大猫“跳”上“河”中的“船”时,要双足并拢、下蹲再起跳,小猫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儿,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如果遇到下雨这样的坏天气,资源册中提供的“室内游戏”项目,也能让同学们玩得兴味盎然,过去单调的自习课早就一去不返。 不仅是体育课,现在鲁沙尔镇所有的中小学校,这本教材变成了“红宝书”,不论哪一门课的老师,都愿意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穿插一个小游戏,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上几何课时,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会儿“改绷绷”的游戏,其实就是拿一根80厘米长的线绳,把线头两端接住,结为环形,用手指来挑、勾、穿成几何图形,看看谁能改更多的花样。这样的游戏,无形中就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形象思维力、动手能力。
这本大开本、绿色封面、有素描插图、照片演示的《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册,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其中包含的游戏项目超过了100种。从综合类到奔跑类,从投掷类到跳跃类,从体能类到棋类,共7大项6大类百余个游戏项目,都是当地田间地头群众口耳相传的宝贵财富。据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丁生智介绍,这本教材,从搜集内容、编写说明、设计插图,到排版、校对、印刷,完全由老师们亲力亲为,几十名教师花了整整两年的业余时间。有些老师还搭进了自己的工资。他说:“教材内容不限年龄、地点和器材,方便易行,特别符合贫困地区学生体育游戏特点。”
鲁沙尔镇第四小学校长杜长春对此感触颇深:学校经费紧张,没有能力为孩子们购买电脑等城里孩子的必备品,甚至连小小的皮球都买不起。有了资源册,漫山遍野都是可利用之材,顺手拿来的短棍、石片、小布条,都可以成为帮孩子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工具,而且,孩子们在集体的游戏中,也锻炼了很多其他的能力。
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有益探索,湟中县在去年的全地区中学生运动会上,拿到了团体总分第一名。不仅如此,以资源册为内容的各项课程改革,使学生流失率也相应减少,如大才初中从13%降到了3%,这在近年来“厌学”是辍学主要原因之一的当地,是一个不小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