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口高峰和城市社区建设因素影响,目前河北省唐山市基础教育中校舍资源配置出现了一种尴尬局面:小学校舍资源过剩,而初中校舍资源明显不足的现象。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小学资源过剩是学龄人口高峰结下的尴尬果实。上世纪90年代左右,唐山出生人口达到高峰期,适应高峰期人口的现状,唐山各地适时建设了一大批小学,或在原有小学基础上增建了相当规模的校舍,以满足高峰人口的入学需要。但是随着小学人口高峰不断升入初中,各小学的校舍资源开始出现过剩,并出现了招生不足的情况。因而这个市从1998年起就开始以每年六七百所的速度,对一些生源不足的学校合并或裁撤。目前,这个市小学数量已经从原有的4000多所,变成了现有的1997所。
与小学的遭遇相同,目前各初级中学开始面临高峰人口入学压力,总体上出现了校舍资源的不足。但是面对小学校舍高峰人口过后出现过剩的事实,是否再建立新的中学或者对初中校舍进行增建,则成了当地政府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难题。毕竟,初中入学生源也会随人口洪峰的流过而减少。(据了解2003年,这个市小学升入初中人数是56.7万人,而到2005年估计只有45万人。)所以,目前有的县市实行了“入学不入校的留校教育”,即初一或初二年级在原有小学学习,以减缓初中校舍压力。在部分市区学校,则多是实行超容量教育。据了解,在唐山市某重点初中,班容量曾经高达100人左右。
除了人口高峰因素,初中校舍资源紧张的另一因素,则是新社区的建设规划与公共教育资源规划的不一致性。随着唐山市城区建设向西向北发展,在这个市西部和北部城区建设一大批新小区,但是很多小区建设都超前于教育建设。而人口的迁移,就使建西部北部城区的中学出现了校舍紧张,有的学校班容量七八十人司空见惯。而在东部南部城区,部分学校则出现了生源不足,人数最少的班竟然不到40人。但在非典过后,这个市在6月初就出台了从2003年新学年起,中小学班容量不得超过50人的规定。因而,如何解决人口高峰与校舍建设的矛盾,以及做好城市发展中社区建设与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