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过后一复课,北京市北京小学的学生就惊喜地发现,学校每个卫生间里又添了一样方便他们的物件:纸巾机。不大的一件事,不但深受学生欢迎,也让家长们口口传诵:“学校为孩子想得多周到!”——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正悄悄地出现着各种服务学生、方便家长的设施和项目,体现出学校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北京小学在新教学楼启用后,就在各卫生间里放置了手纸、洗手液、干手机,一方面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借此培养小公民的道德意识——爱惜物品,讲究卫生。非典时期,学校在进一步研究卫生问题时,校长吴国通发布了自己的“发现”:孩子们下课后都希望抓紧时间多玩一会儿,洗完手后很少有人能等到把手吹干,这个环节还要改进。于是卫生间里多了纸巾机。这些细微处的服务,令家长们感动: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放心,满意!
如今在小学的校门外,上下学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大军成为一道风景。而在北京市崇文区景泰小学,两年前校门口又多了一道风景:几排椅子。这是老校长牛叔明的设计。他看到每天很多家长接孩子时站在校门口,有的会等上二三十分钟,就萌发了“为家长安些椅子,让工作了一天的他们先坐下歇歇”的想法。这些椅子在学校门外做着无声的宣传。不仅受益的家长们,就连过路的行人也要赞叹两句:“看人家学校……”
在北京前门小学,课间的铃声早已由生硬的“嘀铃铃”,变成柔和的音乐声,每个时段都用特定节奏和风格的乐曲隔开。校方说,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让他们处处愉悦的环境,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音乐铃声在一些学校已经推广,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其中反映出的教育思想却值得称道。这些“亲情处理”,拉近了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距离,使学校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