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合肥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来自教育系统的13名市人大代表披露了一个事实———该市近年新建的111个小区,中小学配套率竟然为零,代表们据此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合肥市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地方性法规》的议案,引起与会代表和当地传媒的强烈共鸣。
13位大人代表为准备这项议案,在会前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地调查了解。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市新建住宅小区达400多个,根据代表们对其中124个住宅小区的调查,仅有13个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了若干教育设施,其他111个住宅小区中,小学和普通中学的配套率均为零,幼儿园的配套率也只有42.86%。由于学校布局不合理,上学远、上学难成了令许多家长和孩子头痛的大问题,由此衍生出小学段低龄学生接送难、市区学校学额长期居高不下、择校现象难以根治等一系列问题。
人大代表们指出,合肥市市区现有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布点兴建的,近些年来,除了对原来的老学校进行过一些维修和改造之外,基本没有投资兴建新的学校。根据合肥市城市人口规模发展规划,到2005年,合肥市区人口将由现在的150万增加到200万,到2010年将达到300万,更需增加大量的中小学校。
“开发商只建小区,不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要用法律来规范和制裁”,13名合肥市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应制定地方性法规,以法律形式强制开发商在建设新住宅小区时必须配套建设基础教育设施。
一位教育界专家指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基础教育设施严重缺乏的现象,在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有些地方的缺口比合肥市还要大。现有教育设施的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的现状,不仅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规模的良性扩展,影响了投资环境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