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延长义务教育令人期待 九年义务教育更应落实
2010-02-01    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落实好9年义务教育更重要

  目前的9年义务教育尚且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在这样的基础上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地区间的差距和社会阶层的裂痕会不会继续拉大?

  当我看到媒体报道有政协委员建议珠三角部分城市试点免费读高中时,附近麻辣烫小店的小孩正跟着他的叔叔和奶奶店前店后的忙活。他从四川乡下来,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已经辍学一年了。与之近似,是电脑城常见的小萝莉和小正太,大多初中毕业,许多来自潮汕。他们的家境不算差,只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亲族都认为:这么大,应该出去学做生意了。

  义务教育的年限和经济实力有关,但并非主要因素。在有据可查的170多个国家当中,平均的义务教育年限为8年。北美、欧洲的部分国家执行12年义务教育,古巴也是。但同样经济发达的日本,义务教育已经实施百年,至今也没有变成12年,日本用了6%的财政保障义务教育在实施质量上的均等,花了大力气扶持薄弱、边远地区,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还能享受牛奶、午餐及校车等的补助。在中国,义务教育的“义务”目前还仅仅体现在“学费”层面。但对一般家庭来说,孩子受教育不单是学费的问题,学费只占开销的一部分,生活费、住宿费、补课费、兴趣特长等等其他费用才是大头。

  一个普遍的教育政策需要三方面条件的成熟:一是法律理据,一是经济条件,一是现实基础。教育是综合性工程,三方面因素都很重要。实行12年义务教育,单从财力看,广东确实已经具备条件,然而并非有钱就可以办好教育,教育行业的复杂性和社会现状的多样性也不容忽视。就算在富裕的珠三角、长三角,9年义务教育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例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中的政府缺位问题,外来工子弟的义务教育就学问题,义务教育的投入均等、质量均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待遇问题……无论哪个层面都还有待改进,这些问题放大到全国更严重。9年义务教育之所以推行了20年还只做到95%,就是因为忽略了经济条件和现实基础对执行力的影响。就算在中央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以后,各地义务教育执行程度仍然差距甚远,以广东、北京、长三角等地区为例,义务教育段的孩子人均享受的财政补贴为一年三千元左右,而贵州山区、西部地区,这个数字只有两三百元,相差十倍。

  这就是义务教育的现实基础。同一种法定义务,经由不同的地区去执行,其平等、公平、均等的要义就失去了刚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实行12年义务教育,地区间的差距和社会阶层的裂痕会不会继续拉大?

  法律规定的9年义务教育,首先是政府的义务,也就是政府职责内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在这个范围内,出现任何一个孩子辍学,政府都有责任解决,何况那么多的弱势人群还在自己为义务教育买单,普通市民为了得到好一点的教育机会,还在奉献着大把的赞助费择校费。即使免费教育,对一些穷困家庭仍然是不小负担。政府何不将主要的精力和财力用在最基本的工作,也就是9年义务教育上呢?帮助弱势群体享受到他们应得的国民待遇,不去干预公民在法定义务范围以外的选择,效果会更好。从绝对数值上看,2009年我国的教育投入仍然不足4%,捉襟见肘,矛盾重重,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话说回来,12年义务教育的愿景是好的,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它变成现实。现在提出也没错,只是不能过于简单化。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某一天条件确实具备,不妨放下富裕的城市,考虑从一些边远的、穷困的、农村的地区开始试点。城里的孩子有多种选择,可以从商,可以读高价预科,也可以出国,那些地方的孩子则选择很少,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更需要免费教育。义务教育的本质,不就是平等和均衡的国民待遇吗?

  (信力建,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点击查看 希望2010——校长书记新春寄语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要重点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 三部门发文: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 推动线上教学开展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 周荣:夯实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
· 义务教育应追求绿色升学率 减负向课堂要质量
· 60.2%受访者希望义务教育阶段老师坚决不排名
· 全国超八成县(市、区)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
· 义务教育国标:成绩不搞排名 班级不分重点
·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有了具体标准 高考特殊类型招生严把文化关
· 云南: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纳入政府考核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