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徐鹏飞
和少儿出版一样,少儿电影的质量和品位,直接影响3亿儿童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
一味地追求低幼化,“蹲下来说话”,导致国产少儿电影“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单纯追求票房,导致进口少儿电影一放就是一个月,国产少儿电影却大多数只能“一日游”
中国电影进入黄金机遇期,已为世人所瞩目,自不待言。然而,一则调查结果让我们警醒并深思。北京师范大学黄会林教授组织的一项“影视对未成年人影响”调查显示,在针对北京8个城区25所中小学8至18岁少年儿童的问卷调查中,对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和华人形象的认可率只有55%左右,相反,对美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认同度却高达73%。美国电影凭借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在中国强势出场,通过银幕在青少年的头脑中不断地拷贝美国价值观。相反,中国银幕上的中国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观未能得到有力而强势的体现。
中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3亿之众,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孩子——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电影人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优质电影作品。
近几年国产少年儿童电影的产量平均每年有50部左右,动画电影15部左右,而能进入影院让孩子们看到的不超过10部。与此同时,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系列、《疯狂原始人》,可以说是横扫同期国产电影市场。外国大片可在影院放映一个月左右,而国产少儿电影幸运的能有“几日游”,大多数只是“一日游”、“一场游”。多数国产少儿电影,我们的孩子们难觅真容。可用两句话概括中国少儿电影的生态景象:一是中国孩子吃外国“奶”长大,就要接受外国文化的潜移默化,对中国文化缺乏感情和认同;二是中国孩子吃国产劣质“奶”,营养失调,健康堪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文化境遇?首先要问,谁在掌控孩子们看电影?首先是中国影院的经理们,他们决定孩子们能看什么样的电影,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电影品位。影院经理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多数是根据上座率,什么电影好卖上什么,急功近利忽视社会责任,这是由中国电影产业的生态大环境和文化产业的大环境决定的,影院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谁在掌控孩子们看电影?还应追究到少儿电影制作者和创作者身上。从制作角度上看,少儿电影的制作费普遍投入很低,小成本,小制作,小打小闹。很难请到有成就的编剧、导演和明星。少儿影片虽然数量上“繁荣”,但由于创作者们压低成本,创作总体上粗疏、粗糙、缺乏想象力,孩子们不愿意看,成人更不愿意看。缺少扛鼎之作和引领之作,中国少儿电影公信力亟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