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一些城区中小学,因为场地有限,体育锻炼流于形式——
学校体育如何保质又保量
■本报记者 孙军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普遍开设起来,“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校长改变了只重分数不重校园体育工作的理念。但记者近日在青岛调查中发现,由于缺少师资、场地等原因,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程质量不高或流于形式。学校体育锻炼,还有哪些软肋?如何保质保量?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拓展有限运动空间
小亮是青岛西部老城区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上午的大课间,学校让全校学生都到操场上做操,自由运动,无特殊情况不能留在教室里。他虽然也想运动一下,但操场太小了,密密麻麻,人太多,伸展不开,后来他选择和几个同学围成一圈聊天。提及此,该校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很无奈,他说,学校是一所老校,自身场地有限,学校周边人流量、车流量又比较大,所以也无法利用校外场地。“我们也想让学生多跑跑跳跳,可是全校学生聚在操场,跑也跑不开、跳也跳不远,只能做原地课间操这类运动”。
一所操场较小学校的教师告诉记者,在大课间,为了让全校学生利用有限的场地跑步,他们研究了不同的跑步路线,比如大圈套小圈,即高年级学生在外圈跑,低年级学生在内圈跑。“为了克服场地小的困难,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这位教师说。
家长和社会都来关心
青岛市教育局日前调研了全市部分中小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结果显示,以下方面还有待改进: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学校体育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体育工作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学生锻炼强度不够。体育教师因课时量较大,疲于应付,导致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和课堂吸引力较差。三是因绩效工资的实施,许多学校没有给体育教师课外对学生的辅导体现工作量,影响了体育教师积极性。四是怕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加之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保险等问题,使家长不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学校也不鼓励开展竞争激烈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畏难情绪。五是体育设施、场地、器材不足等,许多体育活动受到限制。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认为,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体能特点等为其制定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就能在“一小时”中有所乐、有所获。另外,“体质健康和锻炼身体”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及社会都应该关心,形成“锻炼与健康”人人赞誉的氛围。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对于受场地等因素限制的学校来说,怎样提升“一小时”的运动质量,让孩子在这“一小时”当中真正有所乐、有所获呢?
青岛市寿光路小学校长辛卫青认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天生爱玩的,让每个学生手里有一样器材,“一小时”就不会荒废了。学校提出了“每人手里一件器材”的口号,多方筹备各种各样的器材,丰富学生的活动项目。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校长孙军告诉记者,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活动,通过课间操、五步拳、自编足球操、1分钟跳绳、1分钟踢毽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青岛市嘉峪关学校校长徐学红告诉记者,学校为学生添置了诸如呼啦圈、敏捷梯、小跨栏架等易存易取的多种体育器材,丰富了学生活动的内容,让他们保持新鲜感,有效避免了“放任自流”。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做到“质与量”的统一?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建议: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指导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合格率要向社会公布,并纳入各校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区、市和学校,在教育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2日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