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建/绘
■孩子问父母的所有问题中,有两个最难回答:一个是性,一个是死亡。
■人的一生也许遇不到地震或者空难,但痛失至亲好友却是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认为,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近来马航失联事件一直牵动着人心,清明节又要到了,这段时间,每个家庭或多或少地都会碰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爷爷去天堂什么时候回来?别人都有姥姥为什么我没有?人早晚都要死,现在死是不是更好……当孩子这样提问时,你是回避、欺骗,还是坦诚面对?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家长的态度和认知非常重要,同时需要学习一些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正面回答,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不同方式
心理学专家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明确的概念,4到6岁左右则知道人死了就不能吃、不能动,但会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死去的人还会回来;从六七岁起,孩子就已经有了一些死亡的概念;到10来岁的时候,孩子对于死亡就基本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北京市海淀区的心理咨询教师初晴认为,死亡教育在西方是小学就会开设的课程,但在中国却极度缺乏。通常我们认为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人的生命完全局限在现今世界里,对死亡的恐惧却始终存在心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和疑问,需要不同的答复。
初晴说,一般来说,孩子第一次主动发问死亡问题是4到5岁之间,这时他们并不太懂这个词汇的含义,有可能把医院当作死的归宿,或者认为骨灰盒就是死的意思。当孩子提到死亡话题时,家长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的问题,简单明了地正面回答,只要满足了孩子想知道的那一点就可以结束谈话。家长可以借助宠物死亡的契机,借助有相关情节的电影电视、绘本作为谈话的载体,可以用反问的方法,如“你说呢?”“你认为人死了去哪里呢?”“你认为天堂什么样呢?”还可以通过孩子能懂的事例,比如花开花落,树叶枯荣,落花落叶化成泥土滋养生命,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个自然规律。
初晴强调说,正面回答,就是不要把死亡焦虑传递和强化给孩子。当孩子开始询问死亡、思考死亡的时候,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觉,如果父母感到焦虑不安,这种恐惧与焦虑的情绪就会传递给孩子。所以家长首先要直面和调整好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营造一个接纳、安全、宽松的谈话环境,家长表现得越自然、越接纳,孩子也就越容易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