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体制机制创新?
答:激发教育内部动力,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各地大力实施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北京、上海、江西、贵州等通过实施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实现优质校带动薄弱学校、城区校带动农村校共同发展,实现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提高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河北、山西、辽宁等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引导生源有序流动,促进生源在学校间分布均衡,激发了所有学校办学积极性。三是加强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四川、贵州、云南等大力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将数字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让农村学生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问:请问各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是推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各地秉持素质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陕西省西安市将学生素质基本要求纳入中招考试,宝鸡市实施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厦门市“校本作业”、泉州“分层递进有效教学”等经验。二是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江苏、海南、江西等强化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品牌,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三是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上海市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新疆开展双语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等,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树立教育质量正确导向。
问:当前在落实备忘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答:一是部分省份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展缓慢,目前还有8个省份没有一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二是个别地方对均衡发展重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三是一些西部省份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巩固提高任务较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实现均衡发展任务艰巨。四是督导评估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许多地方还存在督导机构不健全、督导人员编制少等问题。
问: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深入推动备忘录落实?
答:各地既然签署了备忘录,做出了庄严承诺,就应当排除困难,积极进取,如期实现目标。当前到2020年,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狠抓落实。一是切实落实政府职责,各地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推进均衡发展,对于工作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地方要进行督促和问责。二是实施好“全面改薄”计划,按照补短板、兜住底的要求,着重改善薄弱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三是出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意见,指导地方推动校长、教师有序流动,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四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推进学区制管理、免试就近入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城乡一体化办学等措施,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五是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各地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进行监测,以适当方式公布监测结果。(记者 宗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