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学生减负
教育部“减负十规”再征民意 学期统考取消英语
2013-09-06    中国网-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8月21日,教育部首次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社会意见,规定中提出的小学不留作业一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引起争议。征求意见的8天时间里,教育部共收到了近6000条正式反馈意见。昨天,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进行修改后第二次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小学不留作业修改为一至三年级不留作业,四至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同时,四年级以上每学期一次的全校统考中不再有英语科目。

  □重大变化

  不留作业改为控制作业时间

  首稿摘要: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修改稿:减少作业。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要积极与家长互动,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

  [解析]

  “减负十规”第一稿发布并征求意见后,不留作业一条引起很多家长担心,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没有作业无法应对将来的升学。教育部表示,在收到的近6000条正式反馈意见中,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这一点上,大多建议倾向于小学高年级应适当留作业。因此,综合多方意见后,在二次征求意见中,调整为“减少作业”。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小学英语将不纳入期末统考

  首稿摘要: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两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修改稿: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考;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每学期可举行一次全校统考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一次。考试内容不超课程标准。不公布学生成绩与排名。

  [解析]

  在第一次征集意见中,小学阶段的考试问题也备受关注。学生多数认为不考试没有排名压力,但家长和老师们则担心没有统一考试后,难以确认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平时考试的锤炼,小升初考试学生难适应。综合各方意见,教育部对这一条做出较大调整。考试起步年级不变,但四年级以上每学期统考取消了英语。这意味着一向被称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语退出了全校统考,以此减负。并明确要求考试不公布学生成绩与排名。

  监督落实明确增加受理举报

  首稿摘要:强化督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修改稿:严加督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对减负工作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每学期公布督导结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并受理群众举报,严格责任追究。

  [解析]

  “减负十规”首稿中明确了对如何落实的监管,要求“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而修改稿则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并受理群众举报,严格责任追究”。没有再明确提出问责直接责任人。但同时,修改稿也明确提出,要对减负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并受理群众举报,严格责任追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减负”不精准,会导致家长负担加重
· 基础教育"减负",有人想过高等教育的危机吗?
· 连云港赣榆区“三项清单”为学校减负
· 李志民:精准“减负”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
· 减负为什么会遭到家长的反对
· 正确“减负”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什么
· 各地减负新规频出台:学校越来越松 家长越来越“疯”
· 人民时评:“给学生减负”为何牵动人心
· 别带着误解看“减负”!听听5位专家怎么说
· “减负”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