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人大附中校庆 > 办学理念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实施超常教育是必要的
2010-08-03    网易

字体大小:

  超常儿童是个诱人的话题,因为在每一对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很多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超常儿童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常常与教育公平这个敏感问题同时出现,一些被认定为“超常”的儿童,享受着很多普通孩子没有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受益者。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是超常儿童?对超常儿童该不该采取特殊教育?教育专家、数学特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国人才研究会超长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彭芝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超常儿童确实存在

  “一个普通人,经过不断的艰苦训练成为跨栏运动员是有可能的,却很难、几乎不可能成为刘翔那样的世界顶级选手。这是因为,个体天生是有差异的,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对不同的人施以适合的教育,才能让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刘彭芝说。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让刘彭芝发现,超常儿童是确实存在的。由于学生智能差异大,学习效果悬殊,常规教学的同等划一,造成了同一班、同一年级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跟不上的尴尬局面。

  那么什么是超常儿童呢?

  刘彭芝介绍,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即人从出生起就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受环境的影响很小。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从小便被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通过与在相同环境下长大并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同卵双胞胎),即便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成人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在内部生理指标、智力等方面也惊人的一致。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智力超常儿童生而有之,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刘彭芝说。

  按照心理学的定义,IQ(智商)高于130的儿童被看作超常儿童,在同龄人中的比例大约为1%~3%,智商的测验一般是从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测试,刘彭芝指出,如果再把其他潜能超常的儿童计算入超常儿童中,那么超常儿童在同龄人中的比例将达到15%左右。

  超常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

  既然超常儿童是确实存在的,那么“让那些具有超常潜质的孩子在常规教学中蹉跎,是智能的浪费,教育的失误”。刘彭芝说,超常儿童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创造力,并能运用优良而不平常的方法和观念来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不盲从权威,喜欢独立思考。这一特点使他们比同龄人更能迎接挑战、充满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但是,这些特点也使他们容易成为家长、老师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这对超常儿童显然是不公平的。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社科教育实践探索
· 人大附中北京市通州学校2018年开建
· 人大附中校长:互联网时代教育应以人为本
· 人大附中收“小留学生” 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 人大附中公示拟选聘教师名单
· 人大附中等四所名校进驻通州 将在2016秋季招生
· 人大附中:让名著阅读激发学生成长的正能量
· 人大附中肖远骑:教育应该是很美丽的
· 刘彭芝:努力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
· 人大附中否认小升初择校费超50万 将用法律维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