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人大附中校庆 > 积淀60年
1955年—1966年:一校六制 几易校名
2010-08-03    人大附中

字体大小:

  自1955年起,人大工农速中开始招收普通高中班。此时,54年入学的最后一届工农学员进校仅一年。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强,教师质量高,设备条件好,故新生质量很高,仅58级9班一个班,就有好几个四中的初中毕业生,还有市(区)金牌、银牌保送生。

  1956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进入经济建设高潮,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繁荣,教育需求日益加大。这个时期的人大附中,在校学生一度包含了六种编制:

  1.工农速成中学班。这时虽然已停止招生,但还有1954年以前招收的二届学生在校学习。

  2.普通高中班。工农速中停办后,学校于1955年9月,招收了十个普通高中班,开始逐渐由工农速成教育向正规普通全日制普通教育过渡。

  3.师院预科班。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抓师资建设,命人大工农速中开办师院预科班,学生大多是来自远郊区县的初中生,家境较贫困,志愿当老师,全享受师范生公费待遇,毕业后不参加高考,直接升入师院深造。1955年—1959年共招收了12个班。

  4.中等师范班。1958年,学校受海淀区教育局委托。代办师范学校,招收普师3个班,1959年招4个班。到1961年,海淀师范(北京市第三师范学校)新校舍建成,它的首任书记石维新、校长唐远尤、教导主任高敦粹皆是由人大附中调任。而数学组长梁楚才、语文组长李守青等教师八人连同代办班的学生也一起调入海师。

  5.人大预科班。1959年,为了与人民大学各科系课程衔接,人大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预科”,招收预科班八个,学员来自北京附近各省市,工龄三年以上,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经考试择优录取,三年后,经统考再升入高校深造。

  6.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1958年,受北京市工业局委托开办,招生328人,编为7个班,学习一年后回原单位。

  北京实验工农速中自1952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后,1956年7月根据教育部指示,移交北京市教育局,至1958年4月再度回归人民大学领导,这时,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工农中学”,从新校名可以看出,学校已非“附设”而是“附属”,规模扩大了;其次删掉了“速成”二字,意味着学校已成为一所正规中学;保留了“工农”二字,是因为校内尚有各类工农学员。著名作家刘锦云是1955年入校的第一届普通高中班学生,他在回忆文章中曾说“我们500名高中一年级学生戴上的这枚校徽‘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附设普通中学班’大约是校徽中字数最多的了。”这时期,人大附中在校学生一度六种编制共处一校,真可谓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各路人马,盛况空前。事实上,这一时期学校正在急速转制,工农中学已在收缩,普通高中生比例迅速上升。

  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生,从单一高级中学向初高中兼有的完整中学过渡。到1963年,最后一批工农学员毕业离校,学校便完成了由成人教育向普通全日制中学的转制,1960年,学校已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这个时期,学校的基本建设也初具规模。除建校初期兴建的马蹄形东教学主楼、教工学生食堂和南小楼教工宿舍外,1953年建成的北一楼、北二楼解决学生住宿,从此学生全部改为寄宿制。北平房为教工住房。1954年,建起行政办公楼和西教学楼。同年,人大附中赫赫有名的中心花园也建成。1956年,建起新的学生教工食堂,老食堂改为图书馆并辟出学生阅览室和教师资料室。1958年,师生员工自己动手,奋战3个月,建造了900平米的校办厂厂房,当时的副校长夏加同志,亲自参与了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有的项目(校办厂)甚至亲临现场指挥操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社科教育实践探索
· 人大附中北京市通州学校2018年开建
· 人大附中校长:互联网时代教育应以人为本
· 人大附中收“小留学生” 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 人大附中公示拟选聘教师名单
· 人大附中等四所名校进驻通州 将在2016秋季招生
· 人大附中:让名著阅读激发学生成长的正能量
· 人大附中肖远骑:教育应该是很美丽的
· 刘彭芝:努力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
· 人大附中否认小升初择校费超50万 将用法律维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