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5年起,人大工农速中开始招收普通高中班。此时,54年入学的最后一届工农学员进校仅一年。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强,教师质量高,设备条件好,故新生质量很高,仅58级9班一个班,就有好几个四中的初中毕业生,还有市(区)金牌、银牌保送生。
1956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进入经济建设高潮,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繁荣,教育需求日益加大。这个时期的人大附中,在校学生一度包含了六种编制:
1.工农速成中学班。这时虽然已停止招生,但还有1954年以前招收的二届学生在校学习。
2.普通高中班。工农速中停办后,学校于1955年9月,招收了十个普通高中班,开始逐渐由工农速成教育向正规普通全日制普通教育过渡。
3.师院预科班。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抓师资建设,命人大工农速中开办师院预科班,学生大多是来自远郊区县的初中生,家境较贫困,志愿当老师,全享受师范生公费待遇,毕业后不参加高考,直接升入师院深造。1955年—1959年共招收了12个班。
4.中等师范班。1958年,学校受海淀区教育局委托。代办师范学校,招收普师3个班,1959年招4个班。到1961年,海淀师范(北京市第三师范学校)新校舍建成,它的首任书记石维新、校长唐远尤、教导主任高敦粹皆是由人大附中调任。而数学组长梁楚才、语文组长李守青等教师八人连同代办班的学生也一起调入海师。
5.人大预科班。1959年,为了与人民大学各科系课程衔接,人大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预科”,招收预科班八个,学员来自北京附近各省市,工龄三年以上,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经考试择优录取,三年后,经统考再升入高校深造。
6.工农干部文化补习班。1958年,受北京市工业局委托开办,招生328人,编为7个班,学习一年后回原单位。
北京实验工农速中自1952年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后,1956年7月根据教育部指示,移交北京市教育局,至1958年4月再度回归人民大学领导,这时,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工农中学”,从新校名可以看出,学校已非“附设”而是“附属”,规模扩大了;其次删掉了“速成”二字,意味着学校已成为一所正规中学;保留了“工农”二字,是因为校内尚有各类工农学员。著名作家刘锦云是1955年入校的第一届普通高中班学生,他在回忆文章中曾说“我们500名高中一年级学生戴上的这枚校徽‘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附设普通中学班’大约是校徽中字数最多的了。”这时期,人大附中在校学生一度六种编制共处一校,真可谓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各路人马,盛况空前。事实上,这一时期学校正在急速转制,工农中学已在收缩,普通高中生比例迅速上升。
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中生,从单一高级中学向初高中兼有的完整中学过渡。到1963年,最后一批工农学员毕业离校,学校便完成了由成人教育向普通全日制中学的转制,1960年,学校已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这个时期,学校的基本建设也初具规模。除建校初期兴建的马蹄形东教学主楼、教工学生食堂和南小楼教工宿舍外,1953年建成的北一楼、北二楼解决学生住宿,从此学生全部改为寄宿制。北平房为教工住房。1954年,建起行政办公楼和西教学楼。同年,人大附中赫赫有名的中心花园也建成。1956年,建起新的学生教工食堂,老食堂改为图书馆并辟出学生阅览室和教师资料室。1958年,师生员工自己动手,奋战3个月,建造了900平米的校办厂厂房,当时的副校长夏加同志,亲自参与了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有的项目(校办厂)甚至亲临现场指挥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