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我国法律的要求,同时也是义务教育必须贯彻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当前,农村学校依然存在音乐、外语等课程开不齐、开不扎实,农村家长花高价钱去城镇陪读的现象,令人担忧,引发思考:农村教育的精彩怎么书写?如何让农村校园有歌声、有画笔?
——编 者
“办学条件改善了,农村教师能踏实下来,才能换来家长和孩子的信任感,农村教育才能好起来。”
——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教师仲威平
“农村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特色资源上好体育、美术等课程,不必用‘城市的眼光’打量农村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
“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农村家长花高价钱进城陪读现象,反映的不仅是教师层面的问题,还是教育制度,国家发展层面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
城乡教育的差距,核心是城乡教师的差距
陈可心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农村儿童,家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村,跟随奶奶生活,家庭条件很艰苦。2013年秋季,陈可心到了入学的年龄,即便在城里不能顾家,还要额外支出生活费、房租等费用,孩子的奶奶依然决定陪着孩子去城里读书。随着村里小学办学环境及师资力量的改善,一年级下学期陈可心转回了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
谈及原因,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教师仲威平告诉记者:“孩子能转回来,有学校硬件环境改善的因素,孩子不遭罪了,但更关键的是学生家长对我们学校教师有了信任感。以英语、音乐、体育等课程开设为例,在我们学校,现在都有了专门的老师,课程是开齐、开足的。”
农村家长进城陪读,实质上是对城乡教育差距的沉重表达。仲威平表示,自己所在县的农村学校,仍普遍存在音乐、体育等课程开不齐,或者即使开齐了但也开不扎实的现象。“据对全国115所小学的调查显示,乡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课程的开设率分别达到70.8%、52.1%、70.8%和29.2%,四门课程的同时开齐率为22.9%。”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告诉记者,“在县域内,县城小学校均有1.3名音乐教师、1.5名美术教师、1.6名体育教师,而乡村小学校均拥有数分别为0.32名、0.28名、0.57名,乡村学校的音乐、美术、科学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
“我最近在给洛阳一个农村教师班上课,共80人,他们所在的学校都没有专门的音体美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的具体事例也印证着调查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