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教学研究 > 其他学科
活动课程的综合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01-12-29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 陶礼光

字体大小:

一、活动课教学中存在问题

  自93年北京市开设活动课以来,对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背景下,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对活动课又有了新的认识。例如,98年底,北京市有9.4%以小学未单独开设活动课,到99年底已全部开设;98年底初中有34.1%未开设目前已下降到28.3%。随着“3+X”高考改革的临近,高中进行了小范围的“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探索。尽管活动课的开设及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北京市的活动课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区别把握不准,把活动课程上成了学科课程。

  从97年9月棗2000年9月三年来我们共听了182节活动课,其中有81%的活动课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学科课程的影响,在活动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与学科课程相似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其区别仅仅在于学生活动的总量多了一些而已。其中还有65%的教师忽视了活动课与学科课的有机联系,他们选择的活动课内容,完全游离于学科课程之外,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甚少,使活动课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以上情况表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的认识还未被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对两类课程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也远远未到位。从下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类课程的各自特征。

  表一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特征

学 科 课 程

活 动 课 程

教师为中心

学生为中心

书本为中心

问题为中心棗直接体验

课堂为中心

实践活动为中心

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

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注重训练教育

注重养成教育

注重教育结果

注重教育过程

客观定量评价为主

主体综合评价为主

 

  从表中可以看出活动课是独立的课程形态,是与学科课仅在课时比重上有多少之分,而在育人功能上则无主次、主辅之分,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承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任务。

  2.对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区别把握不准,把活动课程变成了课外活动。

  北京市小学有23.3%、初中有34.5%的学校把全校的活动课安排在同一时间内,让全体学生分别参加到数学、语文、外语、地理、化学、物理、舞蹈、音乐、球类、田径、美术、棋类等某一活动小组中,就算开设了活动课。尽管活动课程在强调学生实践活动方面与课外活动有相似之处,但从活动课程的特点看,将它等同于课外活动是不妥的,两者应有明显的区别,请看下表

  表二 课外活动与活动课程的特征

课 外 活 动

活 动 课 程

发展特长、培养兴趣、丰富校园生活

培养发展全体学生最基本、必备的素质

自愿参加

全体学生必须参加

不受大纲限制、灵活、多样、有一定随意性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课程

学习某种学科知识、掌握某种技能技巧

非学科性 综合性

 

  所以二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再有学生在课外活动小组中的活动基本上是学科活动,其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需要,仅仅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而活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不仅在逻辑层次上高于课外活动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多采,涉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其育人功能更加齐全,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课改:实施最重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