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他们是一群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它们是一系列以创业大学生为受惠群体的优惠政策。但他们与它们擦肩而过。为什么?
□大学生对优惠政策怎么看?优惠政策能否准确地传递给大学生、一线工作人员?优惠政策能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多少实际问题?现实壁垒是什么?
“我们没有申请贷款。”宋婉婷说。宋婉婷最近为了分校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终于筹齐了办第四家分校的钱,她松了一口气。宋婉婷,2006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当年在京东燕郊开发区创办欢乐时光培训学校。3年过去了,她的第四家分校正起步。因为还差7万元钱,第四家分校,宋婉婷选择放弃一半的股份,分校50%的股份为其他投资人所有。
优惠政策年年推出,享受学生屈指可数
按照3月初公布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也就是说,按有关政策,宋婉婷可以申请到5万元的贷款,这样她在第四家分校的股份至少能占到 85%。
《公告》中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不是首次出现,在更早的2003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就单独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随着当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配套文件,规定当年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享有一定优惠政策,随后逐年各个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金融贷款优惠、注册登记优惠、税费减免优惠、创业培训优惠等成为各项优惠政策的主体内容。
而每天为分校忙碌的宋婉婷,对正出台的各项以她所在的创业群体为目标受众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并不太清楚,也没有打算申请优惠。
这,不是个案。
据乌鲁木齐晚报报道,自主创业优惠政策自2003年实施以来,截至2007年7月,乌鲁木齐大学生仅有不到50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一方面,相关部门在不断发文,推出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享受、关心优惠政策的创业大学生却屈指可数。这对于希望惠及数十万名自主创业大学生的优惠政策而言,无疑有些尴尬。
创业能跨省,优惠却分出了省内省外
政策的尴尬,似乎并不是因为目标受惠群体缺乏热情。3年前,创业之初的碰壁,让宋婉婷记忆犹新。
3年前,带着创业梦想的宋婉婷走出校园,因为自己有英语优势和在培训班代课的经验,她决定开办一所少儿英语培训学校。考虑到北京的竞争非常激烈,宋婉婷把校址选在了京东燕郊开发区(属于河北省三河市)。在京东燕郊开发区工商部门申请办培训学校的时候,宋婉婷尝试着问了一下,应届毕业生创业能否享受相关优惠?但是回答让宋婉婷很失望。宋婉婷是北京生源、北京户口,而培训学校所在的京东燕郊开发区属于河北省三河市,跨省,不能享受任何优惠。
“在工商和税务的办理中,困难很多。咨询、准备材料、等待审批,丝毫不能马虎,有时候为办理一份文件要排一整天队;一个项目不合格,就要重新准备;得到批准更要各个方面都严格达到标准……”宋婉婷说。
严峻的现实在开业之后到来,前半年,他们只有4个学生。“头半年是赔钱。”回忆创业之初,宋婉婷觉得很艰辛,“为了维持培训学校的运转,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得不同时在北京找了份工作,作为自己生活的经济支持。”
有了最初的碰壁,后来,宋婉婷在办理任何手续中,没有再询问任何优惠,她接受了跨省异地生源不能享受优惠这个理由。“在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可以享受优惠的大学生,我们就是普通的创业者。”宋婉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