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胡卫
图2:李和平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卫:
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教育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不同,它更有赖于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和贡献。我认为未来的教育要检视其发展,可能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老百姓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充分;另一个是,提供这种机会到底仅仅是靠政府的公共财政的投入支持,围绕公共财政来做项目,还是更多地依赖于社会力量来参与。讲贡献力,我想将近30年民办教育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四条:
第一,在我们国家对教育投入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今天,民办教育投入的比重越来越高。
第二,民办教育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上学的机会。现在将近有四五百万的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这还不包括高等学校、非学历的机构,所以事实证明我国确实是存在公办和民办教育体系并存。
第三,民办教育发展到今天,逐步积淀了一批优质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在满足老百姓多样选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在金融危机时期,好的学校附近的学区房涨15%,这也能说明民办教育的巨大吸引力和贡献力。
第四,民办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变革。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民办教育会成为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教育有一个功能,就是在体制机制的创新方面可以为教育改革、为教育的去行政化、为教育家办学提供丰富的土壤。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民办教育曾经非常活跃。特别是南开中学给我很深的影响。在1999年即南开中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我看到一个资料,学校出了一个总理,两个副总理,四个委员长,六个副主席,70多个部长,100多个院士。之后我更关注民办教育,经过调查研究后发现,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人物好多来自民办学校,所以我就想,我们国家私立教育中断了几十年,是否是我们现在教育水平偏低,甚至与诺贝尔奖无缘的一个根源呢?我觉得值得思考一下。
像南开中学为什么在那时候能够出那么多人物,包括彭雪枫将军都是那个学校走出来的。通过一番思考,特别对国外的大学调查研究以后,比如有机会访问了日本、韩国一些民办学校,包括一些非常有名的学校,我查了很多资料,像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这些学校为什么能够出这么多优秀人才,我觉得与他们的体制,与他们的自主办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就是要通过进行教育改革,把民办教育的地位给大大提升一步,发挥出他们本来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
我对民办教育是情有独钟的,也是全力以赴支持的,因为我觉得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和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或者说核心竞争力:一个是民间资源的进入,第二是先进管理的进入。
第一,民办教育是民间资源向教育领域的转移。这个民间资源,包括了物质资源,也包括了其他的一些资源。或者简单地说,既包括了钱也包括了物,还有很多的人和智慧,我想这是民办教育区别于公办教育一个核心的地方,这是第一个核心的要素。
第二,民办教育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从而来激化学校的办学活力。现在我们公办学校很多学校投了很多钱,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非议。机制不活的问题,自主权不落实的问题,学校不能自由自主探索的问题,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制约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这个问题应该说有民办教育来进入的话,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他来探索有更大的自由和空间。
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王兴贵:
关于民办教育贡献力,我想谈一下我们投资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这么一个学校,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和智力、文化支持。首先来讲,就这么一个大学,现在是17000多人,改变了三亚人口结构。三亚常住人口是20来万人,但是外地人很多。我们17000人,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10%,之前三亚没有大学,几年前硕士生只有7个,政府里没有几个。应该说这么一所学校完全改变了三亚的社会结构。
其次,我们有将近八九百名师资,这些师资都是全国招聘的硕士博士,也有本科,全面参与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我们的旅游研究所、社会研究所都给政府出了很多的好主意。
我们这个学院在海南招生只有百分之十几,很少。但是毕业生有百分之四十几留在海南省,应该说对当地的贡献是很大的。还有直接经济贡献,每年有5000人的新生,一个新生两个四个甚至十个家长陪着送去,带动了旅游人口。这一带动就有两三万人,应该说这是非常直接的。另外还有,每个学生每年水果、蔬菜、粮食要消费一万多块钱,交的学费基本上化为教师工资在当地消费,这又是好几个亿。所以从这个来讲,三亚市政府和海南省是高度认可的,而且给了很多的支持,也使得三亚市政府觉得支持这么一所学校非常值得,表示还要建设两所三所本科院校。
图3:任玉岭
图4:蒙老师教育机构创办人蒙行之
图5:与会者热议《规划纲要》
相关专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