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从1977到2018、从东北到西北、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到西安交通大学,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他一直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创新。
与西安交通大学王树国校长的交谈,让人感觉总是激情饱满、拼劲十足,他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气魄让人敬佩。想为、愿为、敢为,带领西安交通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是他的奋斗目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左)与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右) 中国教育在线/摄
扫码查看专题
40年的梦想与坚持
家国情怀、舍我其谁
当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中国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是一个践行梦想的时代。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让一批年轻人燃起了新的希望。王树国在这一年走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他怀揣厚重的家国情怀和舍我其谁的勇气,40年砥砺前行。
陈志文:您是 77 级大学生。从您读大学开始,正好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您当时入读哈工大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王树国:刚进哈工大的时候,充满了梦想,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又有了希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召唤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更多的本领,浑身都是拼劲,总感觉时间不够用。那时候,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落后,所以我想做一个工程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发展做点事情,将来就有能力在工业届一展身手。
毕业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曾写过一副对联:“车钳铣刨磨,拉压弯扭剪”。上联是机械加工的五种类型,下联是力学的五种性能。横批是我们班一位同学写的:“舍我其谁”。当时,我们约定,二十年后,大家都要在国家的工业领域成为领军人物。
陈志文:二十年后,结果怎样呢?
王树国:二十多年后,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同学们大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我回到哈工大做校长,有一次,和同班同学,时任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许达哲签署合作协议,推进校企合作时,回想起当年的那副对联和曾经的约定。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年的诺言,特别欣慰,没有辜负年轻时的梦想。
陈志文:你们这代人经历了很多,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现代化建设等等。您觉得,你们这代人有什么不一样?这些经历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王树国:我们这一代人,有很重的家国情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很多坎坷,也遇到了很多机遇,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国家的重要。不管我们在什么岗位上,都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有句话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以说是:“国家兴亡、责任在我”。我们这代人考虑问题、做选择的时候总是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陈志文:父母应该对您的影响很深远吧。您的家国情怀与父母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王树国: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母都是老革命、老党员。有一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当年我刚上山下乡时,妈妈正在生病,临别的时候,她叮嘱我说入党以后再回来见她。所以,到油田以后,我就特别努力,拼命工作。因为,我觉得如果不是党员,都无颜回去见父母,果不其然,后来我工作了一年零三个月后就入党了。
我的家庭教会我,要感恩社会,要为国家做贡献,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我的父母从来没和我说过,将来你要多挣钱、过好日子。在我耳畔的,总是父母问我有什么收获,能为国家做什么事情。如今,父母都已经过世了,留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话仍然是:工作做得怎么样?有什么新的业绩了?
陈志文:如果做一个自我评价的话,您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王树国:“不惧怕困难”。这个优点可能主要源自我的父亲。他14岁参加革命,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他经历过很多坎坷,但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事情改变自己的信仰。就我自己来说,不管多么难多么苦,就只有一个信念,加把油、往前走,我从来都认为,希望就在眼前。
陈志文:您给人的感受,永远都是有饱满激情的。
王树国:我总觉得人生很短暂,浪费时间就等于在浪费生命,生活就应该充满激情,抱怨也好、逃避也好,都没有实际意义。这个世界很公平,只要努力了,社会总会为你开启一扇门。抱怨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属于自毁前程、浪费青春。而且,这种负面的情绪和思维方式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使得整个团队都没有斗志,所以我很少抱怨,与其那样,还不如多干些事情,业绩是干出来的,只有有价值,社会才会认可你,生命才有意义。
陈志文: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针对中国这40年来的发展,您想说一点什么?
王树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能作为亲历者、参与者,感觉到很幸运。我很敬佩小平同志,他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伟人,他能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看清大势,英明抉择,把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富强,他具有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和改革精神。也正是因为他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所以在关键时期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邓小平 来源:四川观察
另外,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也充分证明了,世界上永远没有不可能,关键看想不想为、愿不愿为、敢不敢为,只要你想为、愿为、敢为,一切都可能。
从哈工大到西安交大
大学要主动融入社会
4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收获了很多。经历过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两所高校的王树国说:“新时代,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应该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
陈志文:对比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您觉得两所学校有什么差异?
王树国:西安交大和哈工大都是国家的重点大学,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两所学校各有不同的特色。哈工大承担了很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型任务,优势明显,为此,我总是引导着大家去开展一些前沿的基础研究。一定要有很好的基础科学研究,才能够引领和满足科技事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哈工大在保持工科优势的前提下,基础学科也在加快发展。
2014年,到了西安交大后,我发现学校的知名教授很多,教师们的个人实力也很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做得不错。而且学校的校风和学风非常好,很多院士都在给本科生上课,生源质量也很好,学生们非常踏实、上进。作为西迁精神的新传人,师生们始终保持着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陈志文:您给西安交通大学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王树国:我到西安交通大学以后,首先是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站位。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大学,一定要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己任,扛起大学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应该仅站在学校的角度,谋划自己的发展。大学一定要有家国情怀、胸怀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引领社会的发展。另外,大学一定要开放办学,与社会融合发展,大学一定要更加关注社会的需求和资源。
西安交通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形态,旨在解决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问题,坚持开放办学,促进大学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办学质量,进而推动、引领社会的发展。
另外,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是国家当前需要破解的重要难题之一。西安交大继续弘扬西迁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在中国西部搭建一个开放的、一流的教育科研创新平台,以此为西部发展汇聚更多高端人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实实在在为西部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目前,西安交大超过4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西部建功立业。我们完全是站在国家需求的角度来谋划学校的未来发展。
创新港将在理学、工学、人文社科及医学4个版块,建立25个研究院,100余个研究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加强与国家主要行业、骨干企业的融合发展,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协同创新,产出颠覆性创新成果,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体制上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树立广阔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融合发展,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陈志文:您觉得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王树国: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大学和社会有些脱节,大学一定要主动融入社会。如果大学只封闭在校园内,所创造的知识、培养的人才、产出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所边缘化,大学应该有危机意识。
我曾在很多企业做过调研,询问大学的毕业生有哪些不足?得到的反馈是:学生对社会、对企业的了解不足;学校教的部分知识已经过时了,学生的知识面有些单一,企业往往需要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普遍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多接触社会,提前了解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更尴尬的是,现在很多年轻老师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这让我意识到,大学有些脱离社会了,必须得引起我们的警醒。
陈志文:所以,您使劲把大学推向社会,把围墙打开。
王树国:我认为,大学需要自我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正在快速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变化。
当前,很多原创的思想、知识和技术并不再源自大学;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越来越便捷,不需要进入大学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另外,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的强度远远超过了大学,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研发条件甚至已经超越了大学。在这种形势下,大学应该反思,我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大学应该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引领社会的进步呢?我想,这就需要大学转变观念、深刻变革,大学一定要开放办学,要主动融入社会。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为了探索大学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不管在物理空间上还是在内涵建设上,创新港都将面向社会开放。创新港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构建开放的研究平台,强化与社会、企业等的结合,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
目前,创新港建设已经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与我校共建国际设计学院,世界500强3M公司、LG公司、华为、阿里巴巴、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都已经参与创新港的建设。
国务院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列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列入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计划,学校依托创新港还承担了一批国家科研大平台的建设任务:
1.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建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
2.国家能源局、教育部和陕西省联合批复并支持西安交大建设“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为国家能源技术革命提供重要支撑。
3.与国家质检总局、陕西省质监局共建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4.与国家发改委共建“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5.与国家外交部、商务部、社科院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6.国家工信部批复并支持依托我校建设“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
7.与中核集团共建中国西部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院。
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环境里学习、研究,将对社会、对企业有更多的了解,将来也更容易成为栋梁之才。
陈志文:西安交大地处西北。您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怎么看?
王树国:西安是13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特别丰厚,城市里随处可见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市民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都情有独钟。我们工科的学生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都获得了全国第三名。
西安也是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盛唐时期就是国际化大都市。如今,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西安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搭建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平台,并以此促进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与会领导和嘉宾为联盟揭牌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高校加入联盟,依托联盟和各类专业子联盟,各高校开展了很多务实的合作。
西安交大反复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我们认为:一所真正伟大的大学,应该是胸怀天下的大学,在自身变强的同时,一定要关心、帮助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所以,西安交大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旨在与海内外的高校一起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陈志文:我现在能够感受到西安交通大学未来的发展势头。我坚信您会为西安交大的再次腾飞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把握时代脉搏
一位校长的高校管理理念
校长,是一所高校的领路人;一位好的校长,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发展。王树国说,一位好的校长,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国家的角度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
陈志文:您当校长之前曾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这段经历是否有助于您更能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的发展?
王树国:这段政府工作的经历对我非常重要,这段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维,不再简单地从学校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发展,而是从社会或国家需求的角度反观学校的发展,便于把大学看得更全面、更准确。
陈志文:您考虑更多的是教育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就如同,科学最大的贡献不是写了多少论文,而是推动了哪些进步。
王树国:对,不忘初心,大学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大学是为何而诞生的?大学在社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社会对大学有哪些需求和期待?经常反思,更容易发现大学自身存在的问题,确保大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陈志文:没错。您认为,一个优秀的高校校长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王树国:高校校长的基本条件,得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但同时,一个优秀的校长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也就是说,要能站在全球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规划学校的未来。如果缺乏这样的视野和担当,大学的发展可能就会平平淡淡。
陈志文:我非常赞同。社会上过度强调大学校长的学术角色。一位好的校长,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也要拥有社会的视角。
王树国:校长的角色很复杂。首先应该是一位学者,这是一个门槛。同时,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一位好的大学校长,不仅在于自身学术研究取得多么高的造诣,更在于能够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耕耘一块好的土壤,能让大学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人才。
图片来源网络
陈志文:在未来,您准备将西安交通大学带领到哪里?
王树国:目标肯定是世界一流大学。我曾经说过,一所大学如果是中国一流大学,那么在中国各个重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就一定要有你的贡献,如果没有,就不配称为中国一流大学;如果是世界一流大学,那么就一定要在世界范围重大事件中有你的身影和贡献,如果没有,就称不上是世界一流大学。
当前,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我们没必要自卑,也别过度膨胀,要勇于承担起大学的社会责任。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找差距,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的优势,要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在未来几十年,我们完全有希望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另外,我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在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能有更多的大学取得快速的发展,只有一批中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教育强国,一花独放不是春。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王树国 中国教育在线/摄
胸怀天下,有志者事竟成
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寄望
从1977到2018年,一代代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身上的印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树国非常高兴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也希望他们“胸怀天下,勇挑重担,站的更高一点,看的更远一点”。
陈志文:您 77 年报考大学,第一志愿是哈工大吗?
王树国:我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天津大学,因为我当时在大港油田工作,离天津很近,就报考了天津大学。但哈工大是国防院校,有优先录取资格,我有幸被录取到了哈工大。所学的专业没有变,是机械工程专业。
陈志文:您到哈工大,刚进入校园时的印象是什么?
王树国:进入大学之前,我脑海中一直在想象大学的样子。而当我第一次走进大学,看到校园里、课堂上有那么多知名教授和专家的时候,兴奋的不得了,对他们肃然起敬,同时也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可以整天和老师们、同学们一起学习知识。
那时我们非常珍惜时间,都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非常主动,每天早上根本不用别人叫,早早的就起来学习,晚上学到很晚才回宿舍。虽然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差一些,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但只要能读书,一切都无所谓了。
现在说起来,可能你们都不信。我们当时刚进哈工大时,30多个人住一个屋子,睡的是大通铺。你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觉得特别幸福,能够与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感觉特别幸福,那段经历特别难忘。
陈志文:对比现在的大学生,您认为现在的学生欠缺了什么?又有什么优点?你想告诉他们什么?
王树国:现在的学生很聪明,学习基础很好,视野和知识面也很广,但也有不足之处,有些孩子比较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差些。今年,我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们读了两篇文章:《爱心桥》和《我的理想》。
《爱心桥》描写的是羚羊群体在面对死亡绝境时表现出来的团结和奉献精神。羚羊群被猎人围堵到悬崖时,自动分成了两队,一队是老羚羊,一队是年轻羚羊。悬崖之间的距离大概要六米,而羚羊每次最多跳四米。所以,每只老羚羊和一只年轻羚羊自动结成一组,老羚羊先跳,年轻羚羊再跳,年轻羚羊都是在空中踏着老羚羊的背,再次起跳,跃过悬崖。老羚羊们牺牲了自己,换来的是种群生命的延续。
尽管,故事有虚构成分。我是想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社会其实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今天你享受的每一份资源,都是前辈经过很多磨难很多奋斗才得来的,要心怀感恩之情,感恩前人、感恩国家、感恩社会,不能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是自己该得的。
另外,青年学子们还应学会传承,要主动扛起责任,要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多做贡献,为后人奠定发展的基础,要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国家,主动为社会多做贡献,要有全局观念。
我分享这两篇文章,是要告诉孩子们两个道理。一是,不要太自我,要感恩社会,有爱心。二是,要树立远大目标,敢于攀登高峰。
王树国校长在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讲话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
陈志文:现在大学生会出现一些问题,我经常说,但凡有家国情怀,有“大我”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会有一堆需要实现的理想,有做不完的事情。
王树国:有些学生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特别高兴地看到,当前,有一大批年轻人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有踏实肯干的作风,包括90后、00后。他们愿意和别人合作,尝试自己创业,或者去做志愿者,到基层去扶贫、支教,我感觉特别幸福,好像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21世纪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世纪,整个人类社会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个改变就寄希望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他们既是亲历者,更是参与者、贡献者。
我总是鼓励学生们,能遇上这样的历史时刻是幸运的。我希望他们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要立大志、谋大事,有志者事竟成。祝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复兴大任早日在青年人的手中变为现实,祝福全人类和平相处,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