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高校自主招生,自去年形成“北约”“华约”等高校联盟后,一度又被质疑为“小高考”“掐尖儿”。到底该如何培养人才,选拔人才?10月19日,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校长座谈时呼吁,“大学和中学的素质教育应尽早无缝对接。”而在这场大学校长和中学校长直接对话的论坛上,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完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成为讨论的焦点。
热点1: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龚克: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今天讲的素质教育与几十年前已经不尽相同。”龚克说,素质教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当时的主要指向是为学生减负,但如今要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并将之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其含义已经发生转变。龚克称,素质不能与知识、能力相剥离,素质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而应该包含并超越知识与能力。今天开展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趋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真谛的有力回归。
素质教育,知易行难。龚克指出“难在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会贯通,难在综合评价。”
热点2:为何学生总是这么累?
龚克:教育应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
“教育应该从小、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龚克说,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有待加强,与此配套的综合评价体系也需要完善。
许多学生和家长也把中学固有的人才评价标准装进脑袋,带进大学。推行素质教育曾遭到许多家长质疑,他们认为学习与高考科目无关的知识,将加重学生的负担。“这实际上提出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我个人并不认为孩子越早上大学就越具有竞争力。为此我曾问一所办‘少年班’的名校校长。他告诉我,这些同学的优势并不在于学生年纪小,而恰恰因为他们没有上过高三,强化的应试训练容易扭曲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龚克说,解决问题必须要大学与中学协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