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东北创建全国最大教师专业市场
2002-11-04    记者鲍雨

字体大小:

 长春11月2日电(记者鲍雨)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18所东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结成的就业工作协作体今天在东北师范大学宣告成立。协作体将创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教师专业市场。

  东北师范大学是这一协作体的发起者,东北师大学生处处长许丙东说:“东北地区高师院校要想在以后的就业大战中求得生存,就必须联合起来,做大市场。”许丙东分析说,目前各学校都在想尽办法抢占就业市场,提升市场份额,优化市场结构。而同行业的联合,推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的市场战略是应对当前残酷竞争的有效市场手段。

  其实,近年来,东北区域性的教育人才市场已有雏形,一些用人单位在事实上已将东北地区的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近两年,南方及京、沪、杭等地的中小学来东北招聘毕业生时往往以组团的形式,集中利用一段时间将整个东北走一遍。另一方面,每年一度的东北师大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东北地区其他高师院校甚至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也都自发赶来参加洽谈,且人数逐年增加。在2001届毕业生洽谈会上,进入东北师大洽谈会会场的外校毕业生近万人次。早在2000年底东北师范大学就开始着手筹备进行东北区域性高师就业工作大协作,并于2001年12月8日、9日举行了东北高师院校2002届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东北地区17所高师院校共1.2万名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洽谈会,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1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2万多个就业岗位,总体供需比例达1∶2.8,17所院校40%的毕业生找到了就业单位。这次联合洽谈会的成功举行为协作体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

  据了解,像这种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共同培育专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举动,在国内尚属首次。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忠桥说,哈师大在本省也是较有名气的高师院校,但每年自己办的毕业生洽谈会只能请来二三百家用人单位,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而协作体举办的洽谈会则可以请到全国各地千余家单位,“市场大了,学生择业的机会也就多了”。但也有东北师大学生担心:“竞争者多了,自己到理想单位的机率就相对减少了。”东北师大党委书记盛连喜则认为,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从东北师大毕业生在中学教学实践中的表现看,无论是他们认真工作的态度还是教学水平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就业市场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这正是我们敢于放开这一市场的基础。盛连喜说:“就业的危机不会因为市场保护就可以解除掉,固步自封只能让学校沾沾自喜。放开就业市场可以检验一所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更大空间的竞争,站在一个地区甚至全国角度来估价自己。”

  作为东北地区教师专业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高师毕业生就业协作网也于当天开通。在此前一个月的试运行中,网上已有2.8万多人注册,涵盖了近百个专业,包括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各个层次,注册单位500多家,发布需求信息的单位有2000多家,总计提供需求岗位3万多个。这一无形市场的启动,打破了东北教师专业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瓶颈,实现了教育人才的日常化交流、服务与合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瞄准师范就业市场 16所东北高师网上结盟
· 师范生:积极面对就业新形势
· 做老师,只是保底吗?
· 四川:大学生基层就业户口可“来去自由”
· 就业服务周开幕 43万职位待毕业生
· 重庆:8.8万大学生"挤"260家单位
· 人事部: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将在全国建立
· 南开大学就业服务:让学生帮助学生
· 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 航天工业就业火
· 快捷高效低成本 网上求职受毕业生青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