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目前,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主要力量是职技高师。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学生是职技高师坚持师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相统一,办出特色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职技高师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合格人才,其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亟待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大胆的实践探索。这关系到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质量问题。
适应未来职业教育岗位的要求,职技高师学生“双师”素质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知识底蕴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在本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特别是与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实践有直接联系的知识,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该专业领域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工作过程,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掌握较娴熟的职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和职业发展能力,以及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的能力;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教师职业技能,能够按照职业学习规律正确地分析、评价、设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
为实现这个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开发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一、科学分解“双师”素质的指标内涵,组建取向明确、科学分布的课程群。职技高师学生的“双师”素质可分解为思想品德素质、基本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外语、计算机能力等)、文化素质、师范素质、专业素质等,在相应的课程群内部,根据“KAQ”(Knowledge、Ability、Quality)相统一的原理,设置以知识为取向的理论类课程和以能力为取向的实践训练类课程。
二、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要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的原则淡化专业界限、组建课程体系。也就是要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实践能力的训练,打实学生的基础素质平台,提升学生的发展后劲;突出主干课程、并以此组建口径宽、方向灵活的课程群,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加大实践技能训练的实施力度,培养个性特长和能力特长。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
三、实现理论类课程与实践训练类课程的有序衔接。实践技能训练包括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教师技能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四部分。实践技能训练的课程化实施,是职技高师坚持师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相统一的根本举措。这不仅有利于实现理论类课程与实践训练类课程的有序衔接,还有利于探索一条从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科研实践,从教师技能训练——工种考核——“双证书”制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业创新精神培养体系。
检测和保证学生“双师”素质培养质量,建立科学、权威、全面的评价体系是保障。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以学分制方案为载体,着眼于过程和结果(目标)的双重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点。既保证课程实施效果的最大化,又保护和肯定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也体现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考核形式上,理论类课程侧重于知识取向的课程考核,训练类课程侧重于能力取向的目标考核。起到评价、提高的双重作用。同时,从教与学两方面切入,以评价学生为重点,辅之以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能力的评价,建立职技高师学生“双师”素质培养的科学、权威、全面的评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