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整体性紧缺走向目前的结构性过剩。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袁振国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这种供求趋势,将对教师进行结构调整,较大幅度提高教师质量提供有利时机。
针对当前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要失业”的说法,袁振国分析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目前到2010年,我国学龄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小学在校生1亿2千万,初中在校生6700万;到2010年,小学在校生将下降到1亿零500万左右,初中生将下降到5000万至5400万。所以将约有100万小学教师、40万至60万初中教师过剩;但是,随着普通高中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中的入学率大幅提升,目前,高中毛入学率为53%,到2010年将提高到65%左右。因此,高中教师需求的增幅也将增大,即将出现100万左右高中教师的缺口。所以说,从2003年到2010年,我国小学教师将有较大富余,初中教师有所富余,高中教师紧缺。
袁振国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是结构性过剩,这不仅表现在学历层次上的不平衡,也表现在城乡结构、学科结构上。从地区上看,大城市教师过剩,而农村教师数量却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从学科上看,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很缺乏。
袁振国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师数量的培养,但目前我们面对的是,怎么从有教师向好教师转变。对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各方面的制度、机制都还很缺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各方的质量意识也需增强。
袁振国认为,在知识迅速增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应成为一个专业,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作为专业,首先要建立一个专业质量标准,即建立教师教育质量标准,根据标准,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认证资格制度,以及建立教师再认证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快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