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农村教师队伍急需新鲜“血液”
2004-03-29    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朱雷

字体大小:

    为全面摸清农村教育的底子,去年山东省按财政状况好、中、差分别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县市进行调研。结果发现,46岁以上的农村小学教师总体上已占据近40%。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超编情况,年轻的新教师很难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老龄化现象将有继续加重的趋向。

  日前,记者在滨州市两个乡镇采访时,对农村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老龄”程度又有了直观感受。滨城区是滨州市政府所在地,全区14个乡(镇、办事处)。里则镇在该区属于中游偏上。全镇有12所完全小学,3个教学点;教职工402名,内退、病退教职工40人左右,36岁以下165人,36岁至46岁106人,47岁以上131人。在36岁至46岁的106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民办教师转正的。该镇苏集小学具有正式编制的11名小学教师中,平均年龄为45.2岁。

  堡集镇在滨城区属于中下游。全镇现在有6所完全小学,4个教学点。据中心小学校长介绍,全镇教师平均年龄在44岁以上。

  滨州市虽是山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滨城区综合发展水平位于全市中游偏上,所选2个镇也是位于中游水平,因此,这两个镇的教师年龄数据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临沂市莒南县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2.7岁,又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小学教师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的结论。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遍及全国,有些省从2004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部进入新课程。记者在这些农村学校采访时,有一种隐忧挥之不去:农村小学老教师比例过大,不仅是新课改之“痛”,也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之“痛”,更是农村孩子全面发展之“痛”。

  目前农村小学仍有一大批老教师在讲台上支撑着,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但部分教师由于老龄化或学历偏低,给当前实施新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采访中,让我们更为忧心的是,症结十分清楚,可真正改变这种现状却很难:

  其一,编制的硬性规定已把“进口”卡死,新教师难以充实到农村小学中。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很大改观。尤其中小学新编制标准的实施,使得许多地方农村小学教师呈现超编现象。这种背景下,充实新教师很困难。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落实前,乡镇党委、政府宁愿学校自己设法临时聘用教师,也不愿意聘用大中专毕业生为正式教师。因为临时聘用的教师月工资平均几百元,可以减轻乡镇财政负担,这种急功近利使得年轻教师无法补充到农村学校中来。

  其二,教师流动机制不完备,老教师只能“安心从教”。由于编制控制和财政“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导致“进口”、“出口”不畅,多年来农村小学教师只能维持现状,并且日益老龄化。

  其三,部分老教师自身素质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信息时代,老教师深感知识的匮乏和能力不强。

  记者在此呼吁:要重视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拿出应对措施,切实保证新课改在农村学校顺利推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李连宁慰问农村教师
· 河北:落实政协委员提案设农村教师津贴
·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 河南对农村教师工资实行市长负责制
· 河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
· 陕西:城镇老师到农村支教奖一级工资
· 河南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制度
· 新疆全力建设农村教师队伍
· 全国首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生毕业
· 税务部门:教师“灰色收入”成税收难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