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解决“入园难”问题提出五项措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五条”怎样破解“入园难”问题?请看专家的解读。
明确开出“任务书”
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宗明义指出: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这种判断表明中央政府已对‘入园难’问题有了清晰判断和高度重视,可谓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作为破解“入园难”的“任务书”,“国五条”包括“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这些措施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表述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熊丙奇说。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独生子女数量增多,社会对专业化学前教育需求日益强烈,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入园难”“入园贵”“入园差”等问题由此产生。2009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
在城市,具有较高质量的普惠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较少,相对优质的民办幼儿园根据市场需求收费高涨,“入园贵”抱怨不绝于耳。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有近2/3的农村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培训,“入园差”的现象十分普遍。
针对城乡“入园难”的差别化问题,“国五条”首先在增加资源上下工夫,提出“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在“入园贵”问题上也有举措,如“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等。
相关报道:《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全文
相关报道:中国官方给学前教育开十"药方" 剑指"入园难"
相关报道:中国开出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的"任务书"
相关报道:温家宝北京调研: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