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生活皆教育”。作为班级工作的实践者与管理者,要克服将过渡环节游离于课程之外的倾向,珍视过渡环节,转变观念,加强过渡环节实践反思,让过渡环节发挥出独特的教育价值。
“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驿站”,它是非正式的、轻松自由的活动环节,不仅能起到中转、衔接、休息、调整、过渡的作用,而且还包含着独特的教育资源,隐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要挖掘过渡环节的教育资源,丰富此环节的活动,让其教育价值更高,让幼儿在此过程中自主活动,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
调整作息时间,淡化“等待”痕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与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因此,从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的角度出发,要学会合理删减与灵活调整过渡环节。
学会合理删减。对于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要区分出哪些是必要的,并将不必要的环节毫不犹豫地删除。不要将时间排得过于死板,表面上看起来有条不紊,但每隔几分钟就更换一个环节,会使幼儿忙于跟从教师,而没有机会仔细品味各种经验以及为经验的后期提升做准备。在实践中,可以将时间段分成大板块,一日生活中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板块式的作息使幼儿拥有了“长时间完成一件事情”或“跨时间完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教师要讲究变通,要善于运用游戏、音乐、故事等方法与技巧,将过渡环节模糊、淡化,边缘互相融合。这样就不至于经常出现所谓的“静态管理”,即每一个环节都是同步的,先完成的孩子要消极等待,发展先后不一的孩子步调都一样,并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灵活调整顺序。一日生活的各项内容中,一些程序相对固定,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兴趣浓时,时间可以稍长些,反之则应迅速结束。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提供不同的空间,使幼儿得以从事不同的活动。比如,幼儿常规性的吃点心、如厕等自理活动和自由选择的区角游戏,在相应的时间段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选择先后、数量、速度。不要让上厕所、吃点心、喝水,都变成统一行动。其实,重点在于“灵活”,让幼儿和教师有选择余地,将对幼儿的个性、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