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近而远的国家”,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交往千年,彼此间却并不熟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的恩师季羡林先生曾说:“只有深刻了解对方,才能深刻认识自己。”这句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当前中国人的日本观。了解日本,实际上也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下面仅以四种文化现象为例:
一是汉字。日本奈良时代(大约7-8世纪),日本完全使用中文汉字。之后,日本依汉字偏旁编纂日文假名,但仍使用部分汉字,而且创造了一些中国没有的汉字,如“峠”,意为山顶、“辻”意为十字路口、“丼”意为海碗、“凧”意为风筝,等等。这些新创的文字继承了汉字“象形文字”的特征,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另一方面,有些汉字在中国已不多见,而日本仍在广泛使用,如“曜”字,表示星期几,一周七天均有“曜”字。还有一些鱼类的称呼。因为日本是个岛国,食用鱼很多,中国不再使用的鱼类名称,日本却经常使用,如“鲔”指金枪鱼,这些字在一般中文字典中已难以找到。明治维新后,日本用汉字创造了不少新词,如干部、哲学、主义、社会等,后传入中国,被广泛应用。众所周知,往昔朝鲜半岛、越南均使用过汉字,形成东亚汉字文化圈,但现今仅剩下日本一国。作为汉字母国,我们应该感谢日本挖掘并发展了这一语言文化。
二是道文化。在日本有茶道、花道、香道、歌道、弓道、剑道等十来个,已构成极富特点的道文化。而这些道文化多与中国有一定渊源,并可见到长于我国之处。茶的原产地在中国云南。七八世纪,饮茶习俗与佛教一起,由遣隋、遣唐使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了15、16世纪,饮茶发展成日本的茶道。现在,日本的茶道流派多达三千余家,从业人口高达五百多万。茶道俨然已成为日本修身养性的综合性艺术,是日本文化的结晶。
“茶道”一词最初起源于唐朝,以沏茶、品茶为手段,以期达到联络感情、陶冶性格,彻悟人生之目的。但现在中国精于茶道的并不多,无怪乎有学者曾说:“茶道始于中国,发展却在日本。”有意思的是,当前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茶道”正在兴起,不少茶室还邀请了较大茶道流派的茶人,经常进行表演。这也算是通过“了解日本,也认识了中国文化”的最好阐释吧。
三是工艺文化。陶瓷、漆器、刀具、文房四宝等,含工艺色彩浓重的文化,多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可是,在不同程度,日本某些工艺已超越了中国。以陶瓷为例,中国是陶瓷的鼻祖,远古日本人只会制造土陶器。大约在七世纪末,制造陶瓷的技术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才知道往土陶器上涂抹瓷釉。如今,日本在全国43 个都、道、府、县中,有35个陶瓷生产企业,颜料多达350余种,已成了世界公认的陶瓷强国。尤其在新型陶瓷材料的产业方面,日本在世界上更是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因此,作为陶瓷始祖的中国,与比邻的陶瓷强国日本相互切磋,不失为一种自我提高的好方法。
四是寿司。据中日多种典籍记载,汉字有“鮨”、“鲊”等词,指类似于当前寿司一样的米饭、鱼、盐等发酵食品。早在公元2世纪时,这种食品就已经是在长江一带享誉盛名之美食。唐代王维在《赠吴官》诗中,也曾写到过寿司。宋代为中国人食用寿司的鼎盛时期,进入明代骤然衰退,待到清朝中期则销声匿迹。中国寿司大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日本,由于日本有得天独厚的海鲜和香甜可口的大米,寿司食品发展得非常迅速,现在已有200余种。近现代以来,寿司作为日本料理的代表,又传回始祖中国。这又证明了日本保存并发展了中国文化。而今天的中国人,如果想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去日本考察恐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本保存并发展的中国文化,远不至上述的四种。如果去日本的博物馆、民俗馆参观,我们会经常发现中国失传之物,或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之上,在日本得到充分发展的东西。没有人否认,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但现在的人们却常常忽视,当越来越多中国人感叹传统文化丧失的时候,我们却可以在日本找到许多中国文化的影子。这从整个人类文明史来看,无疑是一种幸运。而对我们而言,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显然也是一种认识中国自己的有效方式。不言而喻,日本了解中国,当然也有益于它认识自己。
(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