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午饭过后,会宁二中初三学生张旭良在租住房的窗外读书,63岁的奶奶张瑞华(前)做着针线活儿。
12月18日,会宁二中学生吕东琴回到租住房后,与陪读的姑姑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影报道
甘肃会宁,中国西部的国家级贫困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却是西北的教育大县和甘肃省的“高考状元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已经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
当地政府介绍“状元县”经验时,常归结为“三苦”——“学生苦学,家长苦供,教师苦教”。
推荐阅读:钱学森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
据会宁县教育局的统计,全县有中小学生14.8万多人,其中县城学生4.5万多人。大多数来自农村。
不大的会宁县城,目前已形成几个规模不小的“陪读村”。据保守估计,全县由家长陪读的学生有1万多人。陪读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学校集中的县城外,在许多中心乡镇学校周边,也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陪读的农民大军,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为了减少日常生活开支,一些农村老人和妇女,带着自家产的蔬菜和粮食来到县城,租一间房子住下来,给孩子做饭。
与农村相比,县城的生活成本其实很高。而“陪读农民”蜗居在此,并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而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但因为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距大学校门更近些,他们也只好勒紧裤腰带,进城陪读。
这样的“陪读农民大军”,燃起的“大学梦”让人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