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北大学者:大学“表演性”选修课当休
2010-11-30    山东商报

字体大小:

  老师台上慷慨激昂 学生台下拼命鼓掌 学分易得 却转头就忘

  北大学者:“表演性”选修课当休

  到底需不需要

  开设选修课?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说,1915-1926年,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课程只有9门,而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达57门之多。陈平原认为,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陈平原说,他对比台湾学生与北大学生,发现北大学生才气有余而训练不足,看似思维活跃、才华横溢,细问却不知所云。而到了写论文阶段,写不出东西来。陈平原认为,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选修课,学生只需要聆听,而不需要介入、参与。这样的“演讲课”,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讲台下拼命鼓掌,最后写一个简单的作业就完事了,学分很容易拿。但学生听完就完了,没有得到任何训练,往往华而不实。

  陈平原表示,大学到底需不需要开设选修课,怎样开选修课,认识仍在不断变化中。

  博士生提问不如11岁小女孩

  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说,去年叶嘉莹(古典文学专家)先生叫他去旁听博士生的课。叶先生的一个粉丝也从美国赶来看她,带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11岁,在美国上初二。这个女孩阅读了大量中文的书刊,写了1000多首古体诗词。

  在课上,叶先生让学生讨论。博士生有人低头不语,有人即便站起来,也只是说老师讲的很好,但那个11岁的小女孩不同,不仅抢着发言,还对叶先生的讲授提出质疑。小女孩告诉他,美国是学分制,4个学分中就有1个学分是课堂发言。如果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就拿不到这个学分。

  陈洪校长说,这件事让他很受刺激。他决定从今年开始做一件事:设了个1学分的课程,就叫“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课”。讲座就是问题,甚至是一些没有结论或者是正在研究中的问题。每个学期开出10个,每个学生至少学5个,选多了没关系,最后可以就1个来写心得报告。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收到一定成效。

  很多教师和学生零沟通

  陈平原说,现在很多大学注重科研而忽视教学,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和学生的课下基本是零沟通,这其实是个大问题。

  那么,如果有了约谈时间,是不是老师和学生就能够经常沟通了呢?厦门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但效果并不算好。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说,厦大从2006年左右开始实行导师制,要求导师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指导一次。为了鼓励教师约谈学生,学校不仅为每生拨120元/年作为专项经费,还为每位老师配备了工作间。

  “老师可以请学生喝喝咖啡,吃吃饭,聊聊天。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找老师解决。”这位老师说,不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情况是老师能在工作间等着,但学生就是不上门。最后有的老师干脆把经费直接发放给学生了。

  部分中文原始课

  被通识课化解

  浙大中文系主任吴秀明说,现在中文大众化,一般大学都在开设通识课。但通识教育启动后遇到另外一个问题,中文系原始课大学语文、写作等,很多内容都被通识课化解了。今后,中文系的大学语文怎么上?写作课怎么上?总之很尴尬。但如果放弃通识课,会使得中文系更加边缘化。上的话,与传统课程脱节。大众时代怎样面对非中文的大众化学生?面对火热的网络文化,中文系怎么办?是不是有一定的选修课对接?如果对中学了解的话,文学选修课就不能定的太少了,因为现在的高中生根本就不读经典,高校生源与80年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学在中学已经非常边缘化。这种情况下,中文课程如何设置成了关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学者吴小如去世 京剧理论研究领域著述颇丰
· 真大学:选修课比重须超过60%
· 为报选修课凌晨排队抢座 高校学生机房抢电脑受伤
· 北大陈平原:当了系主任 有些话只能绕弯子说
· 北大中文系陈平原:人文学者不可丢“三气”
· 北大陈平原教授:中文系师生"位卑未敢忘忧国"
· 让学术与思想贴近大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