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陈冬华博客原文:
今天看了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叫做“回到原点有多难:孩子的未来谁做主”,里面讲了一个小故事,让人很有启发。
故事说的是有个男孩去农村过暑假,见一个老农把牛拴在一根又细又矮的木桩上。
男孩着急地说:“爷爷,不行,牛会跑掉的!”
老农呵呵一笑,说:“放心吧,不会的。”
男孩说:“这么小的木桩怎么能拴住这么高大的牛?”
老农对男孩说:“这头牛还是小牛犊的时候就被拴在这根小木桩上了。刚开始的时候,它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刨蹄子、打喷鼻,不断地撒野,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那时候牛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后来,它长大了,个子高了,力气大了,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小木桩了……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拴在一根叫做“升学”的小木桩上,不管孩子当初如何挣扎,但是由于现实的残酷,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循循善诱,孩子就会顺理成章的接受这根小木桩,即使孩子长大了,有力气摆脱这一切,他已经察觉不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人民日报的文章呼吁广大教育人员回归原点,但是要回归原点何其困难?就如上述的小故事一样,当大家都习以为常此种教育形式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当然,我绝对是那个希望教育回归原点的最忠实的粉丝,但是在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是一座座大山,我们需要绝对的勇气来翻越它。
目前的教育制度,最让人诟病的一条是孩子只是简单的读书工具,被一条条一杠杠的分数限制着,无法发挥出孩子本身的想象力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让教育回归到原点,说的简单点是把孩子从分数中解放出来,这只是表面。让教育回归原点的本质是积极引导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看到大家原先对我的互动教育的那篇文章的反响挺强烈的,我这里再多说几句,呵呵。教育要回归原点,改变现行的教育方式,我目前想到的是互动式的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救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救我们的教育事业。互动式的教育,是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武器,孩子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然就愿意学习,即使是目前现行的教育制度,也可以让孩子轻松来赢得考分,轻松升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也会通过互联网来解决问题,学到知识之后自然会用在实际生活中来解决问题。
正好,中国目前的互联网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恰好人民日报又发起了让教育回归原点的呼吁,把这2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结合起来,得出的结论就是通过互动式的互联网教育的方法来让教育回归到原点,真正从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主动学习,并把学习的结论真正用在今后的生活中,这就是回归到原点的教育模式,也是结合新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
用互联网互动教育这把刀来砍断一直拴着孩子的小木桩,让我们的“小牛”顺其自然的成长,就是我们最原始的教育,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教育。
陈冬华,学乐中国公司创始人,现任学乐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出身教育世家,拥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并重点学习了苏联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量著作,经过16年一线教育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一致认可和肯定,于2002年创办杭州博世数据有限公司(学乐中国),立志传播先进、有效的教育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