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五宗罪”
1、教学质量不均
大学语文课程中,老师的谈吐、学识、个人魅力往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少上过大学语文课的学生表示,在实践教学中,同样的课有的老师上就非常受欢迎,有的老师讲则学生缺勤多。老师个人的水平对课程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学方式呆板
不少学生对记者表示,高校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互动的、有思想观念碰撞的,大学语文课亦如此。但他们所上过的大学语文课,就是老师从头说到尾,灌输式的教育让他们不感兴趣。
3、班级规模太大
目前国内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经常是公共课,一般都是一二百人的规模。“美国一些大学的写作型通识课程一般都是20人以内,没有超过30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金利民认为,要想保证语言教学的效果,应该采取小班教学。
4、师资力量不足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何二元指出,中国的师范教育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师资培养系列,大学语文课的教师九成就是中文系老师,所以他们很容易讲成文学。而剩下的一成往往是语文教育专业的老师,所以就容易讲成“高四语文”。
5、教材内容陈旧
“讲大学语文总要有所依傍,以文选的方式来编写教材没有什么错。但是一些大学语文的教材所选文章陈旧,和现实不搭,有的甚至类似中学风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不必过分强调文学性,也不应该再追求字词句,而应该把人类最精粹的东西选到一块,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情怀,乃至人格教育。
名家观点
大学语文应该教什么?
我个人认为,天下文章一分为二,一是实用文,一是艺术文,母语教育就是用实用文学习母语规范,用艺术文学习母语艺术。大学语文应聚焦在语言文字上,用应用文和艺术文来进行教学,回归到听说读写。
重开大学语文30多年来,大学语文不断遭受外界的冲击,首先是“大学人文”对大学语文的冲击,第二次是“大学文学”对大学语文的冲击;第三次是应用写作对大学语文的冲击。
我预测下一个对大学语文造成冲击的将是“通识教育”。如果说,应用写作取代大学语文主要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危机,那么通识教育取代大学语文将是本科类院校所面临的危机,而且越是重点院校,通识教育开展得越普遍,危机越严重。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程,可以看作是这一冲击的显现。
——何二元,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所长
我认为“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同时,不应当忘记“大学语文”还是“语文”,有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上课应当扣着“语文”能力来讲,做读写训练。我不太赞成把“大学语文”上成一般的文学欣赏课,它是一门综合课。
——温儒敏,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 域外经验
母语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占重要地位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香港和台湾,母语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以纳入必修课体系的方式予以制度上的保障。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明尼苏达大学均设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的母语教育课程,这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都是公共必修课。其中,哈佛大学的Expository Writing(阐释性写作)课程和普林斯顿大学的Writing Seminar(专题写作研讨)课程都是学校唯一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台湾大学和台湾政治大学都设有母语教育的专门课程,台湾大学设有“国文”课程,台湾政治大学设有“中国语文”课程,在大学本科一年级开设,均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台湾大学的“国文”课程,分两学期开设,每学期3学分,共计6学分。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均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开设汉语教育课程,且均为全校或大部分本科生必修课程。香港大学学规规定:所有本科学生要取得毕业资格,须修习3个学分的“中文进阶”类课程。
(选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