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语言文字 > 语文教育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
2014-11-17    光明网-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虽然中华教育在历史上非常推崇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一种积累、一种熏陶,但是,当把所有古诗都用上R&B节奏后,古诗词的意境就没有了,熏陶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说中华传统文化就给孩子们穿上古代服装,然后摇头晃脑地背诵,甚至还要拿腔拿调地吟诵”。王旭明说,这些做法都太注重形式,适宜少数学生的才艺表演,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读、背和感悟就挺好”。

  就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教育论坛上,一位来自四川省的基层语文调研员在发言过程中就声情并茂地“吟唱”了一首古诗词,“有谁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词的?!这种拿腔拿调的吟唱更像是一种表演,对孩子的学习和理解没有多少帮助。”王旭明说。

  语文教材要增加口语交际内容

  作为一个曾经“很会发言”的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说”似乎更加敏感。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到国外参加国际书展,让我真正着急的不是书多书少的问题,而是我们中国人不会说话的问题。”王旭明说。

  王旭明介绍,在一次书展上国内一家出版社举行了一个图书推介会,会上他们要介绍一本记录日本在亚洲侵略的罪证的书。这么好的一本书,但是进行推介的人却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讲话时不仅时间冗长,而且所说的话几乎都是复句。“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听不懂,更别提那些外国人了。”王旭明说。

  按理说,语文的能力应该包括“听”、“说”、“读”、“写”4个方面,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后两个能力上,甚至说只放在了“写”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放在了“考”上。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就很重视‘说’的,古书中的‘苏秦游说六国’、‘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在告诉人们语言的力量。”王旭明说。

  但是,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没有专门进行说话训练的课程,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合理、幽默地表达思想,而是“只会讲官话套话,其实是在重复着废话”。

  “我们的教材应该增加口语交际内容。”为此,他介绍说,新修订的这套教材口语练习力求接地气,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有题目编写组都反复推敲,增加对话交流。王旭明说,一定要努力使学生将来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听众用合适的语言顺利地表达自己。

  教师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很难搬的一座山

  教材、评价、教师、教学过程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4个方面,“评价和教师是两座最难搬动的山。”王旭明说。

  现在中小学课堂非常流行研究课。通常一节研究课是这样的:老师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但是,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地进行引导?”王旭明说,大多数老师完成了一个司仪的工作,把思考问题发配下去,然后依次点名让学生发言,很少能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切实的引导和启发,最常听到的是“××同学说的非常好、××同学讲的很有道理……”

  “我们现在仍然是热热闹闹地搞表面上的传统文化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骨子里的语文应试教学。”成都市一所小学的黄校长说,要想让语文回归到学科的本源,教师的素质是关键。

  据了解,目前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在进行修订,随着教材修订结果的颁布,语文教育无疑还会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教育和语文教育都已经来到了十字路口上,这时候我们尤其要回到常识,尊重常识,捍卫常识。”王旭明说。

  因此,对语文教育无论是点赞还是痛骂,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要想方设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正如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所说,“中国人必须写好中国字、说好中国话,这是像一杯透明的泉水那样纯粹、透明的真理,还需要别的理由吗?”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语文教育被指偏离生活 教师过于看重考试成绩
· 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育何处去
· 上大学语文课是浪费时间?教授呼:救救语文教育
· 语文教育非语文化 如何让教材更符合教育规律?
· 教育时评:谁来解开语文教育的“死结”
· 作家亲历女儿语文教育:把诸葛亮称作孔明也算错
· 面对网络时代的冲击 我们需要啥样的语文教育
· 在叶圣陶语文旗帜下重新集结
· 大学失“语”,放任还是拯救?
· 大学语文教育应超越选修必修之争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