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针对网络时代教育信息资源获取的新特点,本文首先从文化视角探讨网络环境中教育资源系统之间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以说明进行资源本地化的必要;接着本文论述分析了与本地化相关的概念,并提出教育信息资源本地化的因素参考模型和工作原则。
【关键词】 教育信息资源;本土化;国际化;文化;因素
当前,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多媒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实,资源的共享互换也变得更加频繁和便捷。在这种情形下,异质多元的教育文化系统不断地相互冲撞和交融互动,为教育资源的获取利用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认识不同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资源差异?如何加工改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信息资源?如何使资源适应于本土环境的不同需求?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文化系统对接
各种文化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圈。教育传承文明,作为内容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种文化系统的特质差异和价值取向。
荷兰社会学家Hofstede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区别文化的本征值(Identity)主要有四个关键变量1:(1)权力距离,指社会对于组织机构中存在的权力不平等现象的接受程度;(2)不确定性规避,表示社会对于带各种异见及异端行为人群的宽容程度;(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刻画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之间利害相关程度;(4)阳性与阴性,反映社会对待男女、强弱等方面的态度。这些因素将会影响教育理念的定位和具体实施。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Hall 则认定影响文化的主要因素有2:时间、空间和情境(指文化资源对情境(context)依存的相关性,包括语言、宗教、政治、历史、习俗、地域、价值观等子要素)。Hall认为文化资源有高情境(High-context)与低情境(Low-context)之分。前者对情境的依存度更大,需要相当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而后者对情境的依存度小,易于用言语、文字直接描述。不难发现,这种与情境相互依存的特性在教育资源中亦有所映照,例如:社科人文类的教育资源通常比理工科教育资源具有更高的情境依存度,常识类知识比原理类知识具有更大的情境依存度,劣构型(Ill-structured)知识比良构型(Well-structured)知识具有更大的情境依存度等等。
网络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实质上已经成为多元教育文化系统共存的缩影和映照,它们的沟通共享在较深层次上将渗透着文化因素的对接和互动。但是,如前所述,网络环境中会并存着各种高低情境并归属于不同教育文化系统的教育资源,而每种教育文化系统又都拥有相对独立的文化隐喻和情境特征,这势必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再利用产生相应的影响。而解决不同教育信息资源移植互用的根本办法,就在于对资源本地化的研究思考,它是解决教育信息资源文化情境特性的突破口。
二、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
1. 术语研究
(1)本地化(Localization或简写为L10N):又称为本土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4。本地化是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过程,资源本地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本地要求,又尽可能地保持资源原有的特定情境含义。倍值一提的是,人们常说的“汉化”其实所指的是“中国本地化”,即从其他语言文化系统到汉语言文化系统的转换过程;而“翻译”则是偏指“文法层面的本地化”,即指从字符、格式等文法层面上对资源进行的转换改制。
(2)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或I18N):也常意指全球化(Globalization或G11N),指将一个事物转变成超越所有本地局部特征的过程。与本地化相对,国际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消除或隐去个性要素的过程。为同时保持教育资源的文化情境特性而又跨越地域文化的异质性,教育信息资源的国际化工作采用规避个性或规范标识的方法来超越文化要素(或保持中性立场),通常包括归纳(generalization)和隔离文化要素两个步骤5。
2. 本地化工作范畴
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工作在形式上表现为资源的翻译。但如前所述,这只是本地化工作的一个子集。本地化工作范畴主要包括:
● 资料翻译:包括文法翻译、字符集转换、格式编码调整等。翻译是本地化工作的基础,作用在于使教育资源既能保持原有情境含义,又能够很好地支持本地语言;
● 界面重置:对教育信息资源中图形图像、菜单、对话框等界面要素加以必要的改动,以符合本地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