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教育信息化 > 综合研究
教育信息化应被看做一个过程
2002-01-10    记者 刘微

字体大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近年来,这种趋势在我国发展之快、影响面之大,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所有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俗称“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Superhighwe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广泛地应用各种机器、设备,人们往往容易以技术论、机器论的思想来认识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教师讲课,以计算机来呈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来存储教学信息,并以省力性、替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尺度来评价教育信息化。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应被看做一个过程,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傅德荣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可以达到省力化、机器化的效果,但它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如果我们仍以传统的教育思想来应用信息技术,其结果无异于传统的教学。一些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大每一节课的信息容量,以解决教学内容多与学时不足的矛盾,其结果是教学中除了教师“灌”以外,又多了“机器灌”、“电灌”。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

  有专家提醒,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被用于促进教育改革,也可能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

  祝智庭教授说,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支配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对正在来临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改革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削弱。由此,迫使教育者采取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育模式,同时教育者也要利用信息来强化自己。这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刺激下顺应教育变革的姿态。另一方面,出于对教育现状的不满而千方百计地寻求教育改革之路,其中有一种思路就是相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来谋求教育变革的姿态。

  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迎接挑战三大“秘籍”

  专家为此提出的建议是,首先,应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祝智庭教授说,当早期人们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第一个直接的想法是让计算机扮演导师的角色,从程序式教学发展为后来的智能导师系统。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提出应该让计算机扮演学员的角色,而让学生充当教师来教计算机做事,并为此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儿童使用的程序语言LOGO,使儿童可以从使用这种语言指挥计算机制图绘画开始,逐步进入程序设计的抽象殿堂。此外,计算机也可以充当平辈的学伴,现在已经出现了虚拟学伴系统,可以与学习者进行互帮互学;还可充当教师和学生的助手,帮助查找、整理资料,代理通讯联络等。这是信息技术的拟人作用。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拟物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和网络构造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情景,如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等。更自然的做法是让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工具,包括效能工具、认知工具、通讯工具,支持其教与学的活动。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信息技术的拟物作用和从属拟人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从目前国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情况来看,存在许多片面性,一讲到计算机辅助教育似乎就是开发课件。其实,课件只是信息化教育系统的一个构件,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系统除了课件外,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管理系统,并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

  第三,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教育信息化是要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因而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祝智庭教授建议:

  信息教育+信息化教育 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习,而应该关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从更一般意义上,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脑+电脑 人脑与电脑应该协调作用,实现功能互补。电脑具有信息处理速度快和记忆容量大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在信息记忆和简单性加工方面的负担,因此可以把脑力集中于研究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在教育上,应该特别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从单纯教知识转变为注重教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习解决结构化问题到解决半结构化问题。

  左脑+右脑 目前的教育方法以抽象性知识的灌输为主,比较有利于那些善于形象思维的左脑型学生,而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那些右脑型学生更容易获益。对学生总体来说,则是使他们左、右脑得以平衡。

  创新+爱心 即使到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进行自动化教学的时候,教师的作用也丝毫不能减弱,他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创新教育和情感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信息化还难以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但可以鼓励资源共享,让教师懂得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不是搞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性开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宁将投资1.7亿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广西柳州高速信息直通车驶进农村校园
· 教育论坛:转变观念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
· 教育信息化凸显信息技术的“倍增作用”
· 教育信息化:网络创新教育
· 我国居民去年文化消费一半花在教育上
· 上海加快步伐提升郊区教育底线
·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 浙江对口支教整体提升县域教育
· 大通区强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