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界一句响亮的口号。在这句响亮口号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做贡献的队伍中。在这支队伍中,有富有思想的教育行政干部、有扎实肯干的校长、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有充满想像力的孩子……
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采访,记者就遇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辛勤地耕耘着,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决心,齐心协力描绘惠山区教育信息化美好的画卷。
他们,只是这支队伍的部分代表,在他们的背后,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出色的人。
美丽的框架我来搭
张志新是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周围的人都说,他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在张志新和记者的交谈中,记者也深深感到了这一点。惠山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在无锡市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
张志新说,无锡市的教育工作是与时俱进的。当无锡市1993年高标准实现“两基”后,就迈出了向教育装备现代化前进的步伐。去年10月,教育部做出在中小学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之后,无锡市就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从教育部门的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并从教育信息化入手,全面推进无锡市教育现代化。
在无锡市教育局的全面规划下,惠山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也在快马加鞭地进行。
惠山区是在今年2月无锡市区划调整时成立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从今年5月开始起步。厉墨龙是惠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尽管他上任时间不长,但已把惠山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惠山区虽然地处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是同样存在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惠山区首先注重提高校长的认识,并向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工作标准,发挥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厉墨龙说,作为区教育局,重要的是制订全区的总体规划,对各个学校的工作给予优质的服务和热心的指导,并对学校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惠山区的学校每添置一台电脑,教育局补贴给学校1000元钱。在今年的后几个月中,惠山全区学校的电脑数就增加了1000多台,增加网络教室14个。
坚实的道路我来铺
徐建明、刘克炯是惠山区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的负责人,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
初见徐建明,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而且又懂技术,说到这些他却有一丝惭愧。原来在惠山区成立以前,徐建明负责教育装备的招标与采购,但是当时他们的脑子里对学校的服务意识却很淡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从经营中赚到钱。徐建明说,那个时候我们给学校留下的印象很不好,到了学校,甚至没有人愿意理我们。
现在的徐建明受到每所学校的欢迎,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是踏踏实实地为学校服务。
徐建明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制订了全区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指南和多媒体电化教室建设指南,提出在今年年底以前,全区所有中心小学和完全中学必须建成一个标准多媒体网络教室和一个多媒体电化教室。同时,他还从专业人士的角度出发,对校园网建设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思路:即布线一次到位,交换机和服务器分步到位。按徐建明的计算,布线时间早晚价格相差不大,一般中心小学布线要花费5-7万元,镇完全中学要花费7-10万元。对于这个价格,当地的学校基本上可以接受,可以一次付清。但交换机和服务器必须分步到位,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加,随着使用率的提高,相应添置交换机和服务器,这样下来能为学校省下一大笔资金。
徐建明和他的同事们还为各个学校校园网建设担当起“顾问”的角色。以前的校园网建设都是由各家公司提供方案,校长看得云里雾里的,最终让不守规矩的公司赚了大钱还蒙在鼓里。鉴于这种情况,徐建明和他的同事们一方面制订建设标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彻底打破了校园网建设中的神秘化、复杂化,真正使校园网建设透明化、简单化、程序化。
提起设备采购招标,徐建明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大,对设备质量要求高,稍有闪失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留下工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堵住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漏洞。近半年里,惠山区的10多个校园网建设工程全部采用“招标采购”的方法。在学校提出申请后,由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学校商定方案,然后由中心制订工程招标书,开标前将参与招标的公司集中到学校,确定具体方案,评标时按“标准差”的方法打分,确定中标公司。这样的方法让学校用到了质高价廉的材料和设备,同时也防止了公司之间过分压价竞争,既保证了公司的合理利润,又保证了学校的利益。
徐建明等人不但对网络技术熟练掌握,而且还经常上网查询市场行情,对市场上的各种设备、材料的性能和价格了如指掌。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在这样的内行人的监控下,杜绝了不少漏洞和工程隐患,工程质量有了极大的改观。
高标准的建设我领航
有人说,地处惠山区的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工程是教师逼着校长搞起来的。见到校长沈茂德,问起缘由,他笑笑说,这其实是校长的一种策略,准确地说是应用牵着建设走,校长起一个领航的作用。沈茂德介绍,按天一中学的实力,建设校园网的资金不成问题,但是建设一定要为了应用。到明年春季开学,天一中学高水准的校园网会完全建设起来。
沈茂德详细地为记者描述了天一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前些年,在全国发达地区校园网建设开始起步的时候,很多公司来做他的工作,希望天一中学也能尽快建起校园网。但是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很多学校花巨资建起的校园网在应用上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失败的例子很多。
针对这些情况和他对国外教育的考察,沈茂德提出了天一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不能让商家牵着学校走,要先让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走向教师。1995年,4个多媒体教室建立起来了,当时使用的人并不多,当多媒体教学优势不断显露之后,教师的观念不断转变,使用热情也逐步升温。于是,沈茂德又不失时机地再建9个多媒体教室。就是这样,由于硬件建设需求的不断拉动,到今天,天一中学的所有教室都已建成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而且使用率相当高。
如今,沈茂德拥有一支由14人组成的被称为“校长第一部队”的计算机专职教师队伍,他们全部是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负责全校教师的培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奠定了扎实基础。
如今,天一中学的每一位教师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每一位教师都接受过严格的信息技术培训。
如今,天一中学校园信息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遍布全校、应用及时到位的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的完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互动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即将形成。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是一所一直走在教育信息化前列的学校,教师们说,该校校长朱士雄是以一种眼光和胆略来发展教育信息化的。1998年,学校开始酝酿校园网建设,当时很多人持反对意见。朱士雄认为,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工具,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新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这种认识下,锡山高中筹集资金于1999年建起了校园网,又经过2000、2001年两次扩充,并不断强化应用。目前,师生观念和行为已经融入了“全球化”、“数字化”的信息浪潮,无纸化办公、虚拟化教学、网上学校、电子商务等等都已在校园中出现。
沈茂德的以应用带动建设,朱士雄的以建设带动应用,学校不同,选择不同,但都走上了教育信息化之路。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校长,像锡山高级中学分部执行校长顾海平、无锡师范附小校长周逸君、西漳小学校长郑亚萍等,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路。
畅游信息海洋我们一起来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最终要落到教师和学生身上,课堂是检验教育信息化的最好场所。在西漳小学和无锡师范附小的课堂上,记者和教师、学生一起畅游在信息海洋之中。
西漳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正在网络教室上社会课,讲的是“新疆的沙漠和绿洲”。
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背景音乐下,课开始了。教师俞晨在简单讲述了该课的基本要求后,学生们就开始分组在由教师课前做好的课件上“虚拟上网”了。这个课件的内容很丰富,花费了俞晨和他的同事们不少的时间。
浏览之后,学生们开始讲述自己的看法,有介绍新疆沙漠的、有介绍新疆旅游的、还有介绍新疆风土人情的……学生们绘声绘色,整个课堂生动活跃。当学生讲述之后,俞晨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问:现在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同学们对新疆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呀?只见有的学生说:新疆的开发可以多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有的学生说:新疆的发展要多利用当地物产丰富的优势;还有的学生建议:新疆的开发还要注意环境保护……整个课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无锡师范附小二年级语文课堂上,年轻教师刘芸正在上“鸟岛”一课。
“春天到了,湖水解冻了……”在刘芸声情并茂的朗诵中,这堂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开始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认真浏览网上资料,当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手总是举得高高的。图文并茂的资料让孩子们掌握了鸟的种类、理解了什么是“密密麻麻”等课文的知识点、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气氛热烈的课堂上,孩子们思维活跃,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看到眼前这一景像,记者禁不住写下了一段顺口溜:鸟岛啾啾鸣空远,孩童欣欣迎上前;相隔十万八千里,网络天际一线牵。
在天一中学、在锡山高级中学,记者总是看到拎着笔记本电脑匆匆而行的教师。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起来的教师亲身感受着教育信息化给教学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锡山高级中学教师杨步义说:“电脑,使我工作更轻松;电脑,让课堂教学更精彩;电脑,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畅通。”
教育信息化真的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变革,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更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