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更广泛地联系现实生活,曾经是传统教学中难以轻易实现的,深圳市华富小学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证明,网络可以做到。
近几年来,深圳市华富小学建立了“三网一站”,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学校拥有一个“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在校园内分布着326个信息点,教室、教辅室及办公室都与主控室联网,计算机等多机一幕进课堂,计算机教学平台有36个。同时,还有一个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及华富小学网站,教师人手1台电脑,供学生用的电脑有236台。教师均能制作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课件,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的占70%以上。在这样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华富小学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探索出语文学科的互动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和数学学科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
语文——互动拓展阅读教学
语文互动拓展阅读教学,是学生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拓展学习内容,并延伸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具体过程如下:
创设情景,明确方向。老师借助制作精美的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情景,并适时让学生明确拓展阅读的内容、方向,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如学习《卢沟桥的狮子》,教师事先在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做成一个网页作为学习导引。课堂上通过演示,帮助学生们明确进一步的学习视角与主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做进一步探究,搜集更多信息。
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在搜集的过程中,随时制作电子读书卡片,记录素材,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这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有关线索,进行自主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与活动类型。在《古诗三首》的拓展阅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
协作学习,归纳整理。每个人搜集到的信息还是分散的,为了让学生们共享信息,引导学生将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如在《卢沟桥的狮子》阅读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拓展阅读活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有的依据抗日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这一时间线索进行整理,有的从人物、事件、自然地貌等角度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归类进而对《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所包含的意义学会了从图片、数据等具体资料加以印证。
展示观点,效果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对拓展阅读主题的认识。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互动拓展阅读教学,计算机和网络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化、种类繁多和时效性强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阅读材料问题。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得学习者可以更为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并获得信息判断、筛选等能力的锻炼。网络交互性为阅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并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发言权。这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
数学学科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数学教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数学学科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相整合。网络可以拓展教材。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老师安排学生自己上网搜集有关数据,他们搜集到丰富的材料,有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们轻松地学习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与教学形式相整合。老师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局限,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如在《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教学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相整合。如他们在平时教学中的练习环节,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