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在线教育成"新宠" 有人一次性充值上万元
2017-08-03  宁波晚报  

字体大小:

  炎炎夏日,参加教育培训班是不少孩子的“标配”。不过,这个暑期,在线教育成了家长、学生的“新宠”,不少市民还在朋友圈中晒出孩子在线学习的场景,分享尝鲜经验。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已悄悄走近市民。面对新兴事物,有人欣然接受,勇敢尝试;有人持质疑态度,力挺传统教育模式。在甬城,市民对在线教育的看法如何?在线教育教师的工作状态怎样?线上线下教育有什么样的共同点?这几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究。

  A 有家长一次性购买网课1.8万元

  家住鄞州的林女士怎么也没想到,7月3日,她会一次性买下1.8万元的网络课程,这几乎占到儿子暑期培训支出的80%。不过,近一个月的网上学习体验,让儿子对物理学科提起了浓厚兴趣。林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一次“吃螃蟹”有收获。

  和林女士一样,不少家长在这个暑假“浅尝”在线教育,他们的体验成为其他人试水的重要参照。

  顾女士让女儿接受线上教育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让孩子愿意开口说英语。她给女儿购买的是口语对话类课程,17分钟一节课。虽然,在线教师来自非英语母语的国家,口音是否标准很难说,但是孩子聊得很开心,口语也有长进。在顾女士看来,就是在家随便学学,作为对其他培训课程的一种补充。

  而市民诸先生的孩子在体验后,觉得线上教育不好,没意思。

  记者了解到,今年暑期体验在线教育产品的家庭不少,部分家长是第一次为在线教育买单。“能够为此买单,说明更多的家长看到并认可了在线教育的价值。”在线教育业内人士王先生说,这是在线教育上升发展的重要助力。即便有人在体验之后放弃了,在线教育还是能留住一些拥护者。

  B 在线教育规模目前约为传统教育市场10%

  根据家长们的反馈和使用体验,现阶段在线教育的主流方式有好多种。比较常见的几种形式有:

  一、通过和机构合作,个人老师入驻,向学习者提供在线和点播的网络授课资源。市民比较熟悉的可能是网易云课堂之类的平台。这类平台课程质量比较高,选择方式多元,还有较好的互动和评价体系。

  二、自主制造内容,通过内容和服务来“取悦”用户。比如洋葱数学,会有自制的一系列短小有趣的教学微视频,为学生提供学习及相关服务。有家长反映,学习时有一种玩游戏的愉悦感、参与竞争的刺激感,比如引入“费马点”(金币、学分)之类的概念,孩子很喜欢,但是真正学到多少,比较难说。

  三、辅导工具型的在线教育。我市不少学生对此应该有过体验,比如百问百答之类的软件,主要起到辅助作业、闯关答题、记录错题的作用。

  “目前,在线教育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刚刚起步,相应的行业规范也不太多。”在线教育业内人士郑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只能依靠实名认证和评价体系两块进行自律。而根据艾瑞咨询(业内在线教育市场调研相对权威)数据,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超1560亿元,约为传统教育培训市场规模的10%左右。预估到2019年,在线教育能达到“爆点”,届时市场规模将达到2692.6亿元。

  郑先生说,在线教育没有地域限制,不过受个人使用习惯、当地教育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还是会有一些地域差异。相对而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郑州等城市发展较快,宁波处于中上水平。

  在现有的在线教育培训类项目中,热度较高的是学科类培训项目,发展相对成熟的是其中的语言类(外语)教育培训项目。此外,瑜伽、金融、烘焙等非基础教育类的课程也比较受欢迎。宁波的情况也类似。

  C 线上线下教育各有千秋但都依赖学生的学习储备、习惯和方法

  线上线下教育(培训)虽然各有千秋,但是要出效果,两者共同“依赖”的都是学习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根据在线教育的教育经验,那些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走投无路”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在线上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记者从一家在线教育培训公司了解到,能够在三个月内明确给孩子提分的(期末考或高考、中考等重要考试),只有30%的优秀在线教师能做到,而对普通在线教师而言,这种出现“明显疗效”的概率只有10%。也就是说,一名在线教师辅导的10名学生中,大概会有一名学生成绩“突飞猛进”。

  这些提分明显的学生,其共同特点是:老师和同学互动好,私下沟通比较多,上课主动提问多。反之,其他学生的特点是:交钱买课互动少,听课效果差,甚至亲子关系存在严重问题。

  “从在线教育获得‘红利’的,一般都是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其他方面没问题的孩子。”已从事在线教育一年多的丁老师说,千万别交了钱报个班了事,想要提升成绩,还得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着手。其中的学习习惯,很容易被忽略。

  丁老师说,在线教育同样需要家长配合。线上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知识储备的集合体,有海量的学习方法。不过,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依然得靠学生、家长自身的领悟。

  宁波家长怎么看线上教育

  来看一份小调查

  7月31日,宁波晚报“升学通”公众微信号主要针对基础教育段(含学前教育段)家庭,对在线教育的接受程度、需求偏好、理解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访谈和调查。截至昨天上午11点半,已有不少粉丝认真填写了调查表。

  需要备注的是,能够关注微信公众号且参与在线调研的读者,本身对网络的接纳和运用能力比较高,调查表的数值可能因此受到影响而造成一些偏差。

  近八成孩子有上网学习经历

  上网学习,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宁波,不少学校已尝试将在线教育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孩子和爸爸妈妈抢手机“玩”,有时候就是为了完成上网学习的任务。

  此次受访者家庭中,孩子还在幼儿园的占8%,在小学的占30%,在初中的占43%,在高中的占17%。其中,有78%的孩子通过电脑或移动设备上网学习过。约七成孩子主要通过电脑上网,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的有30%左右。

  不过,孩子们每周上线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半个小时以内的约占39%,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约为34%,一到两个小时的比例是21%,只有4%左右的学生每周上线学习两小时以上。不少受访家长表示,这个上线学习的时间主要是指给孩子报的上网培训课程时间。

  15%的家长愿意尝试线上教育

  2014年,家长张先生首次接触线上教育培训,当时线上培训只是作为线下培训的一种服务延伸,并未给他和儿子带来特别的体验。今年暑期,张先生给儿子选报了一门英语口语培训,40个课时,花费2000元。

  随机访谈统计显示,有15%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尝试线上学习和培训,而这并不代表这些家长放弃现有的线下培训。大多数家长会选择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

  “线上培训有它的突出优势,可以让孩子试试看。”家长朱先生的女儿今年幼儿园大班毕业,他在网上找了美籍英语教师,希望女儿有一口纯正的美音。他说,

  线上教学是“一对一”进行的,72个课时总计9882元,每次完成一个单元,还会有些赠送课程和小礼物,孩子很喜欢。相比线下,线上教育的针对性和连贯性更强。

  上述家长的想法,与调查中“您为何愿意为在线学习付费?(多选)”的答案基本吻合。统计数据显示,认为授课内容质量好的家长约占26%,看重教师一对一辅导的比例为24%,认为价格相对便宜的约有22%,还有26%的家长觉得有学习效果评估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体来看,市民为“试水”投入的花销不少。暑假期间,为孩子进行线上教育投入1000元以内的有56%,1000元-5000元档的约占30%,5000元-10000元的占8%,还有4%的家长线上培训花销已超过1万元。

  在线教育还未到“火爆”程度

  7月初的时候,市民赵女士突然发现,朋友圈里有好多人在晒孩子网上培训的照片。但事实上,在线教育,特别是付费式教育培训,还未到“火爆”的程度。

  市民王先生就毅然决然地拒绝参加线上教育培训。王先生的儿子今年处于小升初的关键阶段。他觉得,线上体验很可能会浪费时间,毕竟新的学习方式需要适应。

  市民徐女士,则是在体验在线教育后失败了。她的孩子上初一,在电脑前根本坐不住,或者直接玩游戏了,这最终导致徐女士放弃了尝试。

  调查问卷显示,家长对在线教育的顾虑不少。在不选择在线学习的原因(多选)中,只有个别家长因为没有设备而放弃。62%的家长主要是怀疑效果和教学质量。有24%的家长担心线上教育培训为预付费形式,怕对方跑路。也有10%的家长勾选了“孩子不适应”这个选项。

  伴随在线教育的是在线教师这个新兴群体

  近年来,不少市民可能看到过类似这样的信息:线上培训教师年薪百万,秒杀当下各类直播型网红。

  在线教师是一个新兴的群体。现阶段的在线教师来源广泛,有从传统教育岗位转战过来的,有教育培训师直接上线的,还有不少是在校大学生等非教育培训人士。记者辗转联系上几名在线教育业内人士,他们对在线教育又是怎么看的呢?

  受访者:徐老师

  在线教育是个新领域

  在线教师年薪百万的不少

  受访的徐老师,是一名80后。2016年初,他首次接触在线教育,很快就被线上教育的突出优势所吸引,于是离开原来所在的知名高中,转战在线教育领域。他觉得这种传播模式很新,能够打破原有四五十人一个班的授课模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以前在一个封闭的教室里教课,现在是学生在全国各地,对这种转变,我还是很激动的。”徐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当初从学校离开,他也曾踌躇过,但天生爱冒险的性子促使他去探索新的领域,去追随他心中认定的“大势所趋”。

  然而,新的领域并非一马平川。用徐老师的话讲,这与传统教育根本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当前,他采用的主要是“一对多”授课形式,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看起来这样似乎和传统的线下课堂没什么区别,其实不然。他给记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每次观看数学课直播的学生有100个,他们来自不同的省市,水平参差不齐,当师生之间的眼神、动作、表情无法实时交流时,如何抓住这些学生的注意力,就要看老师的本事了。

  “线下优秀的教师,未必线上能成功。”徐老师说,2016年初离开原来的学校后,自己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蜕变期,花了很多心血和时间,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提升解题能力。因为授课方式得当,加上平台的推广,很快他就从平台上获得了稳定的收益。

  收入方面,徐老师表达得比较隐晦。“和在校任职相比,增收幅度比较大,这一行年薪百万的人不少,有的年收入能高达500万元。”他说,自己没做到那么拔尖,但短短一两年内,线上听过他数学课的人,用“成千上万”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

  不过徐老师也反复强调,高收入的在线老师,必须得有真本领,需要综合展现实力。不光要会上课,还得懂得运营。比如课件要漂亮,话语要幽默,体能要好,总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因为评论、选择的权利都在消费者手上。尽管有压力,但徐老师坦承,很喜欢现在的状态。

  受访者:陈老师

  时间精力都跟不上,无奈从线上“败退”

  有成功,必然也有失败。受访的第二位教师姓陈,同样是80后,是我市一所初中的英语教师。这几年,宁波智慧教育开发了“甬上云校”的平台,鼓励在校教师在网上开课,分享优质的教育成果,甚至鼓励低价付费的形式,进一步盘活这些教育资源。

  陈老师对此很感兴趣,买了话筒等设备,下班后在家录制课程。然而,在录制五六个短视频后,她发现自己的精力根本跟不上,已经开始影响她日常的教学工作了。更让她伤心的是,视频分享和阅读率并不高,除了自己的学生,很少有人会关注她的“成果”。“只能说,看起来很美。”最终,她以“工作已足够忙碌”为由,放弃了对线上教育的探索。

  陈老师说,自己也向身边的同事、朋友了解过,大多数人都觉得线上教育虽是红红火火,但真做起来并不容易,想要转化为有效的点击就更难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投入之后也未必有长进。即便是90后小年轻,对网络十分熟稔,也未必能“杀出一条血路”。

  “反正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线上的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课程。”陈老师说,就像有些学生不适应线上作业一样,自己也是“有心无力”。

  记者也从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的“智慧教育”还是以公益直播课为主,此前着意要推进的教师“网红”并未如期出现,市场运作这一块涉及的还是比较少。原因虽有种种,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为受欢迎的线上教师并不容易。

  受访者:屈女士

  管理在线教师,最困难的是从无到有建立制度

  今年35岁的屈女士也是从宁波的一所学校转型到在线教育领域的。与很多老师不同,她进入的是在线教育行业的管理岗位,公司注册地在杭州。

  目前,公司平台上的日活跃用户有1万多人,月营收超过500万元,已经设立了2个海外教学中心。屈女士说,一开始公司签约的全部是全职老师,在教学中心进行集中授课和管理。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而且随着人员不断增多,如何像线下培训机构那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就变得非常重要。

  她说,在公司的起步阶段,人们对在线教育模式并不太认可,最先碰到的是课程体系不规范、教师资质认定等方面的问题。之后,问题就集中到了人的身上。如何进行人员培训,如何提升教学水平,如何分级分类进行提升,如何形成好用的鼓励和保障机制,都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前天晚上10点多,屈女士还在公司里奋斗,加班是她的常态。在她看来,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甚至是一种重塑。作为管理人员,她能看到这个领域的更多优势。

  在她手上,已有2000多名学员的学习过程数据库。收集到这类完整的轨迹信息,对传统教育而言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通过对优秀在线教师的案例观察和分析比对,她相信能找到一些在线教育传播的共性。

  “劳动强度很大,收入变化不是太大,但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我觉得我是鲜活的。”屈女士说,选择这份工作就是想影响到更多的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如何激发在线教育中的师生共鸣?
· 教育部发布《直播类在线教育平台安全保障要求》
· 在线教育如何进行质量评估?
· 余建波:重构高校高质量教育教学新形态
· 什么因素影响学生选择线上还是线下学习?
· 孙茂松:在线教育和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思考
· 汪潇潇:融合式教学是教育全球化的重大契机
· 我国在线教育交出亮眼成绩单
· 第四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研讨会举行
· 28部门联合发文,有序发展在线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