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2013年各地高考于6月7日早上正式拉开序幕。随着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后,各地高考作文题也随即曝光,掀起一阵“莫言热”。
山东:给莫言挑错别字
山东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为“一个刊物上有个咬文嚼字的专栏给莫言等很多作家的作品挑错别字,他们虚心接受”,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撰文,要求文章800字以内。
面对这样的材料作文,有的考生说总体感觉不难,历代关于知错改错的正例反例都很多,平时材料作文练习了很多,所以写起来并不吃力。考生刘强告诉记者,去年10月,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公众互动社区人人网上,也有人分析高考作文将会以莫言获奖为材料,围绕“吃苦、接地气、坚持和创新”等主题词进行作文命题,为此,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我特意加强了关于莫言老师的一些研读。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小舒说,“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今年的题目贴近现实,可以从读者的角度去写,识别错误本身就是读者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另外一方面,大家如何对待批评,高考材料里也涉及到这个问题。社会上存在某些大家不够谦虚,对批评不乐意接受,甚至和读者发生争执。作为年轻人,作为后来者,如何面对大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年轻人挑战“大家”,本身就是向大家学习的过程。”
北京: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而在今年5月1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位诺奖得主恰好谈到了“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的问题。
在当天的对话中,杨振宁突然提到:“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莫言回答道:“手机。”杨振宁说:“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里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