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作出巨大贡献并被世人视为楷模的德国职业教育,也同样经历着世纪之交世界经济结构性调整所出现的考验与困惑。鉴此,德国政府与社会各界取得共识:为适应知识社会所引发的经济结构性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改革。
这一改革的基础是:继承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宏扬“双元制”的优良传统。然而,传统与现实之间,特别是在德国职业教育传统基本原则与新时期的要求之间,存在一些冲突。这种冲突,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未来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和广度。笔者从近年来对德国职教改革跟踪与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出如下几方面的观点,力求明晰德国职业教育创新思维的一些基本理念。
一、课程方案的开放性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与劳动组织的变化。其显著的特点是生产与服务的结合,生产管理由金字塔向平台式结构的转变,这要求劳动者能独立地进行计划、实施、控制和评估工作。所以,除了精湛的职业本领以外,劳动者还应具有许多原先只有管理者才具备的本领,如善于与人打交道、联想思维、团队精神、责任心等这些“软能力”或称关键能力。所以,专业内容的传授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课程设计的核心目标,跨岗位、跨专业、跨职业的能力已是下世纪职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同时,由于结构性的转变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而课程开发也是一个富于动态特征的过程,要随时跟踪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与劳动组织的变化,这就要求字习目标的表述应更加开放。
当前,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大突破表现在:经历了多年的深入讨论之后,尤其在对英国的国家职业技能模块方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代表职业教育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各方终于一致同意引入模块式课程方案。联邦职教研究所新任所长皮茨博士对笔者说,这是在德国职业性方案框架下的“双元制”模块课程。它融合了职业性方案的规范性与模块式课程灵活的特点。模块课程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提高性内容,即所谓“附加能力”的培训,从而为其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近年来,由联邦教科部委托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制定和修改的职业培训条例,反映了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情况。根据培训职业的要求与培训途径的不同,新的职业培训条例将更具差异性。例如培训年限一改过去三年至三年半的“死”规定,设置了两年、三年或三年半几种学制,并采取分流型、单一型和综合型等多种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培训框架计划配套的职业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将与企业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新的考试形式也将改变只针对教育结构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的传统模式,而采用针对职业结构或者说更接近实际劳动过程的所谓职业活动导向的模式,并将紧密结合典型职业活动构思整体性的综合试题。
二、培养途径的差异性
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在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文化水平、身体与生理发育等方面不尽相同,因而其对职业教育学习内容的理解、对职业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发展潜力方面,必然存在很大差异。
对象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政策的多样性,又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社会不利群体,包括残疾人(身残、智残)、妇女及外籍人子女应采取职业教育促进措施。例如,对那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确有困难的青年,德国将允许其只参加结业考试的实践技能部分,考试通过后为他们核发相关部分的培训证书。第二,对“职业精英”,即那些在职业实践活动领域里具有强烈悟性的青年人,则实施“职业英才”教育,培养一大批“行家”、“里手”型的具有“绝活”的职业人才。例如,对动手能力强的青年,将指导他们选择需要更多精湛技能的培训职业,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1992年至1997年,国家用于职业英才教育的费用高达1.58亿马克,有1.2万青年获得资助。第三,对发展较为全面,即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及职业技能的掌握都比较好的青年,则采取更高层次的促进措施,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例如为接受能力强的青年增加提高性的培训内容,传授所谓“附加性”的知识和技能;开设既可获得职业教育证书,又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双证制”中学等等。
三、专业设置的现代性
为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更高要求,职业教育里的专业设置,即培训职业的设置,要更具现代性。新时期专业设置的现代性将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在增长迅速的就业领域里开发新的培训职业。目前,国际公认在下述领域将产生许多新兴职业: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电子媒体、多媒体、远距离通讯、数据处理;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如环境保护、污水处理;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运输、后勤、售后服务;与人相关的服务领域:如休闲、旅游、体育和健康与老年护理等。
为此,近三年来针对上述经济领域新设置的培训职业达到28个,其中1997年,信息与通讯领域新设置的四个所谓IT职业,即信息与通讯系统电工、信息与通讯系统商务员、专业电子信息处理员、电子信息处理商务员,是新典型新专业(培训职业)的代表。前三个职业是针对信息与通讯领域里的生产企业的,后一个是针对信息与通讯技术应用单位的。其现代性突出表现在:课程方案一改“职业基础教育、职业专业教育、职业专长教育”的三段式结构,创立由“职业核心教育、职业专业教育”组成的所谓渗透式结构。其中,职业核心教育约占三年培训时间的一半,由电子技术、数据处理与企业经济三方面内容的集成,适用于所有四个专业。余下的一半时间则在上述跨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实施职业专业教育,突出本专业的特点。这种课程结构的长处在于能通过模块式课程方案,促进理论的实践性转换、构建跨专业思维、培养跨职业能力。
第二,要加速现有培训职业的现代化。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新要求在职业教育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的四个“导向”:用户(顾客专门要求)导向、过程(经营和生产过程)导向、服务(售后成套服务)导向、项目(非批量与个性化)导向;教学培训的四方面内容:技术(创新及高技术)内容、商务(管理)内容、信息(计算机)内容、通讯(网络)内容;教学过程的四种联系:企业培训与学校教学、职业体系与学科体系、整体性计划与过程性观察、职业活动的复合性与职业领域的专业性。
近几年来,德国已对73个培训职业(专业)进行了修定。修定后的专业,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更加现代化,更具有时代性。如建筑行业,由于建筑领域里工程承包逐步由总任务分配向“子”企业转包。从劳动的性质来看,对工程质量以及各子企业间协调的要求更高,对工程流程的计划与准备工作增多,专业化更强。从劳动的形式来看,由于建筑机械与建工仪表的使用增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增强,相应的体力劳动却逐步减少,要求劳动者的判断力以及责任心更强。这就要求对原有培训职业的划分进行修订。从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原有的14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建筑行业的需要,所以专业名称未作改变,但其专业构成的内容与结构则有了很大变化。多年来采用“职业基础教育、职业专业教育”的两阶段分流型结构修订为“职业基础教育、职业重点教育、职业专长教育”的三阶段贯通型结构,强调了专业化。
四、职业教育的终身性
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职业教育尤其是职前教育,决不是终结性教育。因为一个人不可能通过一次性的学习就获得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专家指出,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职业继续教育体系有两个思路:
一是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制度。由联邦政府负责将数量众多(约2000个)的原先由地区行业协会制定的进修职业条例,按照“双元制”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综合,使其成为数量较少、覆盖性更强且更加灵活的法规性条例。为获得参加进修职业考试的资格,在实施过程中,实际能力将比学历标准更加重要。这将使那些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青年人,有机会通过职业进修的途径获得全德承认的进修职业证书,从而为其独立开业或晋升中级管理人员开辟更广阔的前景。1998年,德国联邦政府对地区行业协会编制的900个继续教育培训规章进行分析、筛选,进而制定15个全德统一的进修职业条例。这意味着联邦立法的范围将由职业教育扩展至职业继续教育。这是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是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措施。为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为了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将卓有成效的“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与企业及专科大学(又译学院)合作,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双元制”职业继续教育的体系,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青年人提供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是当前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具体的措施包括:承认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职业学院文凭与专科大学(学院)等值;发展“双元制”的专科大学(学院);为获得国家承认的进修职业证书的青年敞开进入上述高校的大门。为此,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已提出构建“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继续教育、“双元制”高等教育的三级体系方案。
而职教普教的等值性为职业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契机。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的主要标志,不在于学历等值,更主要的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和高等教育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都享有同等的职务晋升及工资提升的机会。为此,德国经济界和国家管理部门,已着手完善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机制,制定灵活的、以工作业绩为依据的工资制度。具有所谓“教育自主权”的各州政府协商,以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决议的形式,给予职业教育毕业证书以相应的普通教育学历证书相同的地位。例如,5年制主体中学毕业生经过3年职业教育毕业后所获提的职业教育证书,与6年制实科中学所获得的中等教育证书等值。又如许多州政府已颁布有关规定,为高级技工(师傅)和技术员提供进入专科大学(学院)或大学深造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