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当许多地方纷纷将行业、企业所办的职业学校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时,天津市经过审慎的考虑,作出了“两不变,一不减,一加强”的决策,即依靠行业办学不变,教育经费渠道不变、额度不减,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对此,当时许多人顾虑重重,他们担心这种办学体制在大部分政府性质的行业主管部门转制为企业性质的集团总公司的情势下撑不了多久。10年过去了,天津的职业教育不仅存活下来,而且还保持了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得以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天津的路子走对了。
(一)
天津职业教育的“盘子”可不小,几乎是天津教育的“半壁江山”。采访中,有一些数字引起记者的注意:
目前,天津市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3所,在校生13万人,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中等职业学校151所,在校生18万人,占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近50%。
在23所高职院校中,由行业或企业主办的学校有19所,近83%,中等职业学校里,行业企业办学校也占到60%左右。
其中行业或企业对天津职业教育的支撑作用有多大,不言而喻!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是天津最早成立的商贸类中等职业学校,至今已有45年的发展历史。该校一直得到天津市一商集团的大力支持,集团把学校建设作为整体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部分,不但每年平均投入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条件,还组建了由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亲任主任,20多家集团成员和相关行业所属企业为会员单位的校企结合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选派兼职教师到校授课,提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岗位变化趋势的信息,开展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工作。这家多年来对学校投入3000余万元的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杨永强深有体会地说:“校企结合,校企相长,是我们最大的收益。我们为历史留给我们集团这样一个中职学校而庆幸不已。”
杨永强说的真不是客套话。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正在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天津社会经济发展寄希望于职业教育,正如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所说:“高层次的尖子人才可以引进,但是高素质的百万产业大军不能引进,主要靠职业教育培养。”据天津市教委介绍,在天津步入了全国发展最快地区的行列,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很大的形势下,由于天津职教超前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据统计,天津近年企业技术改造后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近两年高职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天津的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二)
天津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办职教,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不仅仅是职教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投融资、资源调整的多元化,而且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育人与用人、学业与就业的联系,行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成为职教改革最强劲的动力。
迎合企业办教育,对接市场开专业,瞄准需求育人才,各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紧盯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天津中职、高职学校开设了900余个专业,编写了50多种专业前沿的行业通用教材,不但适应了需要,许多还具有前瞻性。天津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房地产成为独立产业时,率先创建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中专、大专层次专业,90年代房地产行业成为支柱产业时,创建了“房地产开发专业”,90年代中期,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又提早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专业开发、建设和调整始终与行业发展脉搏相吻合,并提前培养了人才,储备了人才。
职业院校还根据企业需求,改革培养模式,为了使学生形成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大力实行“工学结合”,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建成校内实训基地68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1500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一般都占总学时的40%至50%左右。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在校企结合中实施工学交替,许多专业的学生刚入校就下厂进行1周至2周的实习,开展职业、企业文化认知教育;讲授专业课时,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开设专业平台课,理论课讲完后,学生即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他们还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在工学交替中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项技能训练,学生毕业时都能有一技之长;在上岗前,又让学生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使他们能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该校许多专业的毕业生年年就业率达到100%。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实训分三个阶段管理。第一阶段学生根据企业安排进行轮岗实训,专业课教师全方位跟踪学生学习管理,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缩短适应期;第二阶段学生对生产环境及工作程序已基本适应,企业按订单培养计划固定了学生的实训岗位,教师管理过渡到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管理;第三阶段学生独立承担工作,在学生按照企业安排独立顶岗实践的同时,专业课教师根据岗位实际拟定毕业设计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截至目前该校已有校外实训基地23个,其中模具数控相关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12个。
经过多年的实践,天津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越来越明确,他们遵循市场规律,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除了采取订单式培养行业急需人才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任务,做到了“企业要人随时给,企业送人保证招”,办学路子越来越宽。
隶属于天津市医药集团公司的天津市药科中等专业学校,为自己确定的“使命”就包括几大方面:输送高素质毕业生,为企业提供人力支持;开展各种订单培训;为企业进行等级工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协助企业通过国家认证。
(三)
天津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并没有忽略政府的宏观决策统筹作用和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规划、管理、指导作用。为了改善职业教育资源,天津市“推倒围墙搞调整,打破界限抓重组”,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将中职学校由443所调整为151所,在原有1所职业大学的基础上,调整重组了22所高职学院,并按照“条条(行业)穿成线、块块(区县)捏成团”的调整战略,帮助几个主要行业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校舍、师资、经费、设备统筹使用的崭新格局。“低水平是包袱,高水平是财富”,经过调整整合,天津职业教育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4所学校,进行了优化教育资源、增容教学环境,扩展职业教育层次,建立中、高职衔接办学体系的整编组合。利用中、高职并存的办学优势,他们提出了“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加强培训、协调发展”的总体办学思路,对中、高职衔接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中专阶段,改进了以往中专课程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增加基础课教学内容,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当删减了专业理论课程,并在实训课程的边干边学中介绍专业知识,充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后,课堂教学内容以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追踪前沿科技为主,将实训课程安排到企业实训基地进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重选择:完成中专学业后,可以就业,也可以升入高职继续深造。学校还特别倡导学生完成中专学业就业后,经过一两年实际工作,重回学校完成高职学业。
天津职业教育最近又有了更远的目标:力争到2010年,建设80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校;投资10亿元,建成50个现代化大型实训基地;建设100个骨干专业,开发100种特色教材;创建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00门市级精品课程。到那时,全市中、高职在校生将达到12万人和18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达到80%,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天津职业教育将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