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1月21日电(刘斌)2002年度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刚刚落下帷幕,各地媒体就纷纷传来消息,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今年山东情况也不例外,据不完全统计,仅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就有20%-30%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济南市就有近9000人。但同时有信息表明,现在山东劳动力市场上最难找的倒不是什么研究生而是一个好钳工,这是山东省统计局企业调查队日前对全省制造业116家企业进行关于产业工人技术素质现状和需求趋势专项调查后得出的一项结论。
调查分析,现在全省技术工人基本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中级技术人员,各自仅占技术工人总体的0.27%和2.31%。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寻求出路、扭转局面,成了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冲击,首先来自“两高”热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一样,都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教育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同的是,职业技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它主要分为以短期培训为主的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等在内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及设立在高等技术学院和普通高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层次。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教育热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冲击也主要集中于这一块。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普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以山东省为例,1998年省属高校新生招收规模为5.7万人,到了2001年这一数字就增长到了17.5万人,过去上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状况大为改观。为此,普通高中也相应陆续扩大招生规模。这一时期,山东普通高中的新生招生规模也足足增加了近20万人。这无疑给原先共享有限生源的中等职业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数字显示,三年来,山东省中等职业技术院校入学人数减少了6个百分点。
其实,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有情可原的。首先,长久以来“高学历成就高地位,高学历成就高收入”的固有观念在现实中普遍流行;其次,近期和未来几年内,国内劳动力市场总体仍然供大于求的事实也无法回避,加之时下许多企业出于攀比,片面追求应聘人员的学历所造成的人才浪费和误导等种种大环境因素,都促使社会对高中、大学情有独钟。特别是有关政府部门为顺应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也积极将发展“两高”作为教育的发展重点,像济南市就规定每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人数比例为8:2。所以,一旦“两高”的大门豁然敞开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必然是门庭冷落了。
记者近日在济南中等商业技术学校了解到,这所学校目前每年的招生能力为500人,可今年实际招收的学生还不足300人。而这相对于全市90多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大多数学校只能招足2到3成学生,教育经费因此捉襟见肘。不少学校表示,明年形势更不乐观,他们准备将学校改为短期培训为主,这相当于变成了初等职业技术教育。而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约占35%,中级技工约占50%,初级技工约占15%,我国上述三项数字分别是5%、36%和60%。所以这些职业技术学校的举动显然不利于未来解决中高级技术人员储备不足问题。
冲击,内部问题的集中反映
如果说“两高”的扩招是造成职业技术学校大面积受到冲击的导火索的话,那么长久以来,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上的不足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社会对某些职业的偏见,人们习惯性地将职业技术教育看作是普通教育体系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庞大附属品,对它的选择常常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一名职高生的家长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是城市户口,哪怕中考高几分,她都不会让孩子学什么酒店服务,将来去伺候人。正是这样,相当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生源上开始,直到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上都要明显低于普通中学。“层次低”成了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遍评价。
当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缺乏吸引力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学校在“职业技术”特性上的体现不足。很多学校还是沿袭着黑板式的概念讲解,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不够,尤其是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我们常常能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看到“外贸”、“财会”这样一类的专业,这显然无法和高校的“外贸”“财会”专业竞争。所以一旦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时,首先被挤出的就是那些本身学历低又没有什么特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关于这一点,山东省技工学校的发展情况很能说明问题。
据山东省劳动保障厅培训处的崔秋立处长介绍,近年来,全省279所技工学校在注重专业理论培养的同时,加强操作技能训练,实行了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教育并举的措施,学生毕业不仅有了学历同时还具备了直接上岗的资格,因而在整体职业技术学校形势低落的情况下,技工院校却十分走俏。2000年,全省技工院校招生4.8万人,当年学生就业率为80%,今年招生就增加到了5.2万人,当年就业率更是超过90%。这为职业教育寻找突破、走出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冲击,更是机遇
尽管受到内外夹击,职业技术教育状况出现持续滑坡,但综合各方情况分析,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前景中也同样存在着许多有利因素。
第一,教育部透露的消息表明,在连续几年招生规模迅速攀升之后,从明年开始及今后几年,普通高等院校的录取率将趋于稳定。与之相应,普通高中的扩招步伐也将逐渐放缓,这就为职业技术学校客观的评价当前所暴露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并重新赢得社会的肯定创造了机遇。
第二,伴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人才竞争领域不会单纯地局限于CEO,熟练的一线技术人员也将会炙手可热。据了解,“十五”期间,山东技术工人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比重将分别提高6.68%和4.14%,技术工人的后备需求空间很大。不仅如此,职业技术教育在今后和未来还是解决下岗再就业和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主要途径。
第三,市场经济的日渐深入人心同时会引起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在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模式之后,创业观念将成为人们选择受教育方式,决定教育投资方向的主导因素。今年,山东省就有200多名大学毕业生先后尝试到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资格再教育。这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向创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转变,发展余地也必然更加广阔。
为了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政府有效引导,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仍然是长久的话题。就近期状况而言,山东省教育厅职成处姜处长认为:突破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泾渭分明的旧式格局,形成相辅相成的立体教育框架十分必要。从2001年开始,山东将普通专科10%、电大普通毕业班毕业生8%升普通院校本科的政策,扩大到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成绩优秀的,还可以报考研究生,从而减少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限制。另外,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层次也是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含金量”的当务之急。总体看,现在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占全部职业技术教育的10%,高级技术人员缺口明显。山东省从1998年开始探索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带动中初等职业技术教育,3年多来,高职教育已经扩大到了28所成人高校、7所普通高校和13所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也从最初的5000人增加到了现在的5.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