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清在某公司“职业见习基地”实习已有3个月了,他感觉自己收获很大。“经过系统培训,感觉条理清晰,流程规范,学到了不少新技术,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了信心”。
作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有效举措,上海市“职业见习计划”一推出,就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有少数人在报名时还要由父母陪着,但是在见习培训中,他们也在努力改变自己。
张永宁现在正在一家跨国大公司参加职业见习。去年12月通过自考从上海一家专科学校毕业后,他曾经应聘过好几个单位。虽然拿到的也是张挺有名气的学校的文凭,但是一到职场上,张永宁才发现就业的门槛有多高———“人家的招聘要求写得清清楚楚,要有实际工作经验,能操作先进设备,但是我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东西,根本与生产脱节,而且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
张永宁看到市政府出台的职业见习计划后,立刻就去了一家公司报名,希望在大企业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中全是最新的技术,4个月的职业见习,让我见识到了各种先进的设备,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新技术,对今后的就业竞争有了些把握。”他说。
在上海市首批“职业见习基地”之一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生产人事行政经理薛宇给记者详细介绍了职业见习培训的情况。
今年3月,首届13名职业见习者来到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考虑到既要提高见习青年的技能竞争力,又要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公司将见习青年安排在了中等技术含量的岗位上。而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去茫然,扫盲目,使忙碌。
首先是“去茫然”。参加见习的青年人大部分没有工作经验,或者只是在作坊式的小公司工作过,刚来到大公司,要干什么、怎么干,大家都是一片茫然。因此,培训的第一个星期,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主要对青年人进行公司概况介绍、安全要求普及等基础知识教育,给他们一个方向和轮廓。
第二步是知识“扫盲”。刚毕业的见习青年,在学校里大都没有接触过先进生产设备,也没有任何操作经验,因此公司的培训主要针对生产设备知识的扫盲,带青年们参观生产现场,给他们介绍基础设备、工艺流程等。
第三步是“使忙碌”。打好知识基础后,公司就把这些年轻人交给带教师傅,让他们手脚都动起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学习。
虽然培训想得非常周到,但在培训中仍遇到了不少难题。一开始,见习青年的自信心明显不够,培训时只管听,不敢问。为此,公司特地安排了主任级职员担任培训老师,加强与见习青年的交流,鼓励他们多问多想。基础培训结束了,到了生产岗位上,问题又出来了。见习计划与公司招聘没有关联,但见习青年都非常盼望能以出色的表现进入跨国大公司工作。这样的想法反而使他们在生产见习中表现得过于谨慎压抑,生怕出一点点错。
薛宇说,这些青年人的想法不难理解。公司主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只要好好见习,就会有机会,即使这次见习后不能留下,今后公司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也会优先考虑见习表现优秀的人。见习青年的思想包袱放下了,学起技术就起劲多了。
为了鼓励青年们学好技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还给见习后通过考核的人颁发上岗合格证,安排其他一些用人公司对见习青年进行模拟招聘测试,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见习了3个月的朱唯克说:“在3个月里,我在生产中做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拿到了上岗合格证,今后找工作不怕了。”
上海劳动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青年人就业的难点主要在于缺少符合新型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经历。实施职业见习计划,不仅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加快培育一支青年技术人才队伍,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新途径,企业可借此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并可从见习者中发现优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