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职业教育 > 职教新闻
永远的良师: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林冬妹
2011-06-27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永远的良师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林冬妹事迹报告

>>大赛专题: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题报道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在我们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一门课深受学生欢迎。这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这门课的,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林冬妹老师。

  大家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我们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重要手段。由于这门课程的使命是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其难度可想而知。要上好这门课,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和学识功底,而且要真正了解学生,紧密联系实际,讲究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人。一个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做到这些谈何容易?让我们感到信服和自豪的是,林冬妹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全国模范教师!

  在讲坛上耕耘了21个春秋的林冬妹老师,为了把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难忘的优秀课程,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下足了功夫。她深深地认识到,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思政课,不仅要用心钻研教材、教学大纲,还要真切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内在需求,让课程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帮助。为此,她对80后、90后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查,摸清他们的成长环境、特点爱好和表达方式,陆续发表了有关高职生成长特点以及如何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系列论文。《论高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工学结合下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途径的探析》等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受到广泛好评。通过调研,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有着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宽泛、途径多样,视野开阔、反应敏捷;他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强、智明聪慧、活泼可爱。同时,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也有着倔强唯我、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一面,特别是高职生,在有幸踏入高校大门的同时,也留有遗憾,内心时常纠结。针对高职生成长特点的一篇篇论文,凝聚着林老师的汗水和心血,也坚定了她教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她将鞭辟入里的点拨提问和学生的思考论辩相结合,把看似枯燥的白纸黑字化为形象可感的生动画面,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母亲一般的大爱化为学生的自信乐观和好学上进。她的课堂教学赢得了学生的真心喜爱,好评持续如潮。用学生的话来描述就更加生动了:“林老师,您的课太给力了!”“您每一堂课都激发起我们的斗志。”有的学生饱含深情地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能上林老师的课,实在荣幸。”经管系一位女生听完林老师的课,情不自禁地跑上讲台,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引来同学的尖叫和掌声。学生们在用自己的语言与方式,表达着对林老师的敬意与爱戴。一位毕业多年、事业有成的学生说:“林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您的课一直鼓舞着我,今天能取得一点成绩,离不开您当年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啊!”

  林老师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注重技术专业的同时,更加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让学生成为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而青年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难免会有逆反心理,渴望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此,林老师认为,在思政课内容相应变化的情况下,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必须主动跟进。在林老师的课堂上,你会听到她频繁使用当今一些流行的新潮词语,这让学生们听来感到很贴近也很亲切,无形中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课堂的气氛始终很活跃。为了收集这些语言,林老师在生活中处处都在做一个有心人。林老师讲课会引用大量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述比较枯燥的理论概念和做人道理,学生们不仅特别爱听,而且受益良多。为了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林老师书海泛舟、夜以继日地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林老师的课件制作精致,视觉效果堪称精良,常有学生下课后拷贝留存。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林老师不知道浏览了多少网站、花费了多少心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职组“龙工杯”现代物流技能比赛天津开幕
· 图片报道: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
·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的能工巧匠
· 2011全国职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公众可观摩体验
· 中职组“中粮福临门杯”烹饪技能比赛天津举行
· 2011职教大赛"机械部件创新设计与制造"的亮点
· 协调发展构建体系系统培养服务产业
·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会在天津召开
· 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才艺展新姿
· 2011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天津举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