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 形成“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的蓄水池、经济发展的内驱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关系一国发展力、竞争力和现实生产力。我国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构建注入中国基因、中国元素和中国思维,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高校转型探路子
职业成长有层次
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需要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层次结构,建立起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当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突破产业和企业升级的人力资源瓶颈,需优化职业教育结构,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通道。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通过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引导一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这实际上是要建立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同时表示,“这些转型学校既可以是新建的,也可以是有资历有历史的学校。”
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不仅适应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而且满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同时还打破了职业教育存在“天花板”的格局。
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从而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打通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搭建了一线劳动者职业成长的立交桥,使一线劳动者成长有通道、有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