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发展已经进入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继续加强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被列入国家重要议事日程。
国家发展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人民需要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需要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加强职业教育。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10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毕业生近1300万人,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把职教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12月在广东视察时明确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职业教育在国计民生中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和清醒把握,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6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于1991年、2002年和2005年3次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为曾经长期主管职业教育并亲历了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至今对4年前温家宝总理邀请有关专家围绕职业教育召开的座谈会记忆犹新。被温家宝总理第一个“点名”发言的他坦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认识有待提高、发展不平衡、办学模式有待改进等问题。
“你讲得非常对。”温家宝说,“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职业教育很重要,也应该搞得更好,但我们现在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发展到14427所,年招生规模873.6万人,在校生2178.7万人,毕业生619.2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215所,年招生规模313.4万人,在校生964.8万人,毕业生近28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推动成人继续教育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成人继续教育,2009年接受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达1.6亿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500万人次,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培训9100万人次。
经过多年努力,职业教育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政府主导下,职业教育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基础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决定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2300多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680多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和省两级组织实施并完成了15万多人的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各地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也有较大幅度增加,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
同时,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了教育发展和社会公平。据统计,从2006年到目前,各级财政共安排资金约400亿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受资助面达到90%。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20%。
|